關鍵字:肺炎
-
類風濕性關節炎不僅傷關節 醫:別輕忽肺部纖維化共病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13160類風濕性關節炎病友中約有20%至30%的會出現間質性肺炎,其中有10%至20%的病友甚至肺部比關節更早出現症狀,而間質性肺炎也是肺部病變最常見的形式。肺臟一旦受損,進一步降低肺活量、妨礙肺部的正常功能,並造成呼吸困難甚至危害到生命安全;許多研究也發現,間質性肺炎若未及早發現並適當治療,其死亡率會是一般類風濕性關節炎的3.3倍,5年存活率比許多癌症更低。 -
《兒童健康手冊》用了沒? 兒科醫教新手爸媽按表操課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4724宋俊宏婦幼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林偉豪指出,新生兒出生後有不同階段的常規檢查,其中最基本的包括身高、體重和頭圍的變化。這些檢查可以在幼兒接種預防針時 一併進行,作為預防保健的一部分,藉此了解幼兒的發展和營養是否正常。根據《兒童健康手冊》,數據範圍介於第3至第97個百分位之間皆屬正常體型。舉例來說,若身高低於第3百分位,可能顯示內分泌功能異常;相反地,超過第97個百分位也是異常。例如頭圍過大可能是某些疾病的徵兆;體重超過第97個百分位,可能有兒童肥胖問題。 -
擴大「在宅急症照護試辦計畫」 預計明年納入安寧個案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3399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於12日在南港展覽館「第五屆台北國際照顧博覽會」舉辦「在宅急症照護政策與實務對話論壇」,展開對話以期民眾更瞭解「在宅急症照護計畫」的重要性,今年7月健保署大力推動「在宅急症照護試辦計畫」,呼應賴總統健康台灣政策,也在醫界與社會各界努力下,共同打造樂齡社會,提升國人健康。 -
婦驗出抗藥性綠膿桿菌差點無藥救 醫籲:勿濫用抗生素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4458台中慈濟醫院感染科主任王瑞興說明,根據台灣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CDC) 監測統計,抗藥性案例逐年攀升,尤其癌症化療、自體免疫疾病、器官移植或糖尿病等慢性疾病者,這些免疫系統不佳及需長期臥床的病人,其呼吸道、泌尿道等細菌感染風險較高於一般人,都要特別注意。 -
思覺失調症患者自殺風險高! 最新研究揭各年齡層差異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5159思覺失調症為一種慢性精神疾病,患者平均壽命較一般人少約10至15年,並且有4.5%的病患會死於自殺。為了進行自殺防治,過去研究曾探討病患的自殺風險因子,但大多針對特定年齡層分析,較少對每個年齡層進行分析。臺北巿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近日成功分析不同年齡層自殺的風險因子,研究成果已發表於著名的北歐精神醫學期刊。 -
COVID-19改名「新冠併發重症」! 僅重症死亡須通報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33279月1日起,衛福部兩大重要惠民措施上路,一為新增46項達文西手術,患者最高可省12萬元;此外,COVID-19從「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改名為「新冠併發重症」,僅重症、死亡須通報。 -
婦人口臭嚴重!刷牙、漱口都無效 竟是食道長憩室所害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4205食道憩室的形成主要是因為食道壁肌肉在吞嚥時受到食物外推的壓力,形成1個突出的空腔,按照發生位置的不同,可分為上段、中段及下段食道憩室。患者會出現吞嚥困難、嗆咳、胸痛、口腔異味等症狀,若遲遲未處理,憩室可能反覆發炎,或因嗆咳造成吸入性肺炎等併發症。 -
開學防疫關鍵!兒童黴漿菌感染激增 專家:別輕忽咳嗽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3548隨著開學將近,學生即將重返校園,但近期國內卻頻傳大規模呼吸道感染現象,台灣兒童的健康也因此備受威脅。北市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新生兒科主任吳宗儒22日提醒民眾,近兩年的黴漿菌感染患者年齡有擴展趨勢,無論是更小的嬰幼兒或是青少年的感染比例都有所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