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胃腺癌
-
胃部基質瘤發生率上升!僅次於胃癌 胃鏡微創術新趨勢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66452歲陳先生在例行健康檢查時,透過胃鏡意外發現胃上體部有一個黏膜下腫瘤。為了進一步確診,亞東醫院肝膽胃腸科主治醫師鍾承軒安排了內視鏡超音波檢查,結果顯示腫瘤源自胃的肌肉層。經綜合評估後,鍾承軒醫師立即為陳先生進行內視鏡全層腫瘤切除術,完整且成功的將腫瘤切除,並運用「內視鏡縫合系統」精準修補切除後的胃壁缺損。手術後,陳先生恢復順利,隔日即可進食,並於術後第3天順利出院,康復進展順利迅速令人欣喜。 -
此病症好發於女性!甲狀腺患者尤其當心 嚴重恐致胃癌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521548歲陳小姐與40歲詹小姐分別確診「自體免疫性胃炎(AIG)」。於長安醫院就診後,在醫療團隊的治療下,問題紛紛改善,順利康復。 -
4旬男腹痛數月!竟染此菌 醫:如未治療釀胃癌風險高
癌症新知 / 胃癌26601名40多歲的男性,近幾個月進食後有上腹部疼痛的症狀,故至新竹台大分院生醫醫院竹北院區胃腸肝膽科門診看診,經安排上消化道內視鏡檢查後,發現胃部有發炎及胃潰瘍的情形,甚至於病理切片檢查中,發現有幽門螺旋桿菌存在 -
7旬翁排黑、血便!確診淋巴瘤 病因竟與幽門桿菌有關
癌症新知 / 其他癌症301376歲何先生有黑便、血便,容易疲勞、虛弱、胃口不佳、腹脹、噁心等症狀,中間只服用成藥,身體不舒服仍忍了3個多月,才至診所就醫。醫師覺得不對勁,轉診至大型醫院,接受電腦斷層、腸胃鏡、切片等檢查,確診為「邊緣區B細胞淋巴瘤」。 -
7旬老翁長期胃潰瘍釀成癌! 因幽門桿菌未根除變胃癌
癌症新知 / 胃癌279370歲呂先生有長期胃潰瘍病史,經胃鏡檢查,在胃角發現不太正常的胃病理細胞表現,切片報告證實是胃腺癌,也驗出有幽門桿菌,幸好是胃癌早期,得以及早治療。 -
全台染幽門螺旋桿菌人口達1千多萬 是胃腺癌高危險群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484消化性潰瘍是一種常見疾病,約5至10%人口在其一生中都曾碰到,最常見於十二指腸和胃,長庚紀念醫院藉由院內臨床數據發現,十二指腸潰瘍不管有無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盛行率都有逐年下降的趨勢,但胃潰瘍合併胃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則無此現象,進一步研究發現關鍵在幽門桿菌基因行別。 -
武俠導演張鵬翼因胃癌病逝 胃癌8成是胃幽門桿菌患者
癌症新知 / 胃癌3708北投健康管理醫院梁程超副院長指出胃癌好發於50歲以上年齡族群,男性居多,且年長者罹患萎縮性胃炎機率較高,而萎縮性胃炎被認為與胃癌有關聯。因胃酸分泌量較少,當胃部黏膜發炎受損並且持續反覆進行,長久下來,胃腺體會逐漸消失或者被小腸型的上皮細胞所取代,導致萎縮性胃炎及小腸化生發生,後續也有很大的機率會進而發展成胃腺癌。 -
健保4月起給付免疫新藥 預計嘉惠850名晚期肺癌患者
癌症新知 / 肺癌3256健保署副署長蔡淑鈴指出,在健保署與醫藥界、付費者代表的共同努力下,日前「藥物共擬會議」通過了這項健保給付案,用於治療EGFR突變的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