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胃腺癌
-
幽門螺旋桿菌不追蹤治療 再次檢查竟成胃癌後悔莫及
癌症新知 / 胃癌3955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副院長梁程超指出,此案例除感染幽門螺旋桿菌未積極接受除菌治療之外,受檢者平日飲食偏愛吃重鹹、醃漬物,也提高了罹患胃癌的風險。台灣近年來因飲食衛生環境改善,感染幽門桿菌的盛行率大幅降低,大多數已感染患者沒有症狀,約有15%機率會形成為胃或十二指腸潰瘍,相對也會提高罹患胃癌的機率。 -
男子長期貧血又腹脹 原來是胃幽門螺旋桿菌在作怪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284書田診所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康本初表示,慢性貧血的原因與血球原料吸收不足、體內造血、血球溶血、血球流失有關,如果感染幽門桿菌,就會造成血球流失及血球原料吸收不足的問題,進而引發貧血。胃幽門螺旋桿菌是1種在人體胃內的微生物,人體受此菌感染後通常會終身帶菌,引發慢性發炎,最常見的症狀為胃炎,也可能引發全身慢性發炎,則造成免疫反應。 -
不良衛生習慣恐染幽門桿菌 增胃淋巴癌風險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5259書田診所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康本初表示,淋巴細胞是負責對抗侵入人體病原的細胞,主要位在扁桃腺、脾臟和淋巴結等免疫器官。腸胃道黏膜也有一些散佈的淋巴細胞,構成黏膜相關淋巴組織(MALT),當這些細胞轉變成惡性時,就是所謂黏膜相關淋巴組織淋巴癌。
-
胃腫瘤90%屬惡性 預防應從飲食習慣做起
癌症新知 / 癌症百科6398發生胃癌的主要原因,大多歸咎為飲食習慣的改變,民眾除了注意生活飲食,也應定期進行健康檢查,才能及早發現、提早治療,避免遺憾發生。普遍而言,若確診為胃癌,以外科手術切除為目前主流治療方式,但只有在癌症末期,或不適合切除的患者,才會建議採用化療。此外,為預防癌細胞復發、提高術後存活率,通常手術切除後,多以化療作為輔助外科手術的治療。 -
解黑便 小心惡性胃腸道基質瘤
癌症新知 / 標靶治療1047 -
絕症變慢性病?!標靶藥物瞄準胃腸道基質瘤
癌症新知 / 標靶治療1116 -
治轉移性胃癌 標靶藥物存活突破1年
癌症新知 / 標靶治療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