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胎死腹中
-
孕婦嗜吃生菜染李斯特菌 新生兒引發腦膜炎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2736國泰綜合醫院小兒科黃俊斌醫師表示,這名孕婦產下2天大的女嬰,女嬰出生後活動力不佳、嗜睡、食慾不好,且頻繁低血氧,轉至新生兒觀察室檢查及治療,因此判斷有先天性感染情況。 -
三總與歐6國研究 發現孕婦羊水過多致病基因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3505胎兒在母體中,腎臟發育若有問題,將造成羊水過多。過去研究顯示,有一種因為腎小管表面的鹽分重吸收的蛋白質通道(NKCC2)基因突變,會造成腎臟鹽分流失,導致電解質不平衡及羊水過多的現象,稱之為「產前巴特式症候群」,男女嬰皆可能發生。
-
懷孕前嗜吃馬鈴薯 妊娠糖尿病風險增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2061該研究從1991至2001年間,針對1萬5632位女性進行研究,從研究對象尚未懷孕且無慢性疾病時開始評估,比對馬鈴薯和其他食物的攝取量,每4年評估1次。經過10年的調查統計顯示,生一胎的媽媽之中有854位罹患妊娠糖尿病。 -
胎兒隔離肺併水腫 長庚團隊引流搶救新生命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2837醫療團隊研判胎兒可能罹患隔離肺,所以在小男嬰出生2個禮拜後,施以胸腔鏡手術,切除左邊隔離肺與異常血管。術後男嬰復原情形良好。院方在10月21日舉辦雙滿月慶生會,準備蛋糕,慶祝寶寶平安。
-
女嬰胎死腹中引爭議 醫師辭職立委道歉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44「感謝醫界與網友的指教,讓我學到寶貴的一課。」姚文智說,因疏於查證,導致陳志堯醫師聲名受損,希望能當面拜會醫師,表達歉意。未來願意當醫界志工,為衛健全醫療環境、和諧醫病關係、保障醫事人員的專業尊嚴而努力。 -
胎盤剝離 高危險群不慎恐胎死腹中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2462根據臨床顯示,約150到200人當中,有1人會出現胎盤剝離。中山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郭安妮表示,懷孕期間若發生「胎盤剝離」,母體本身可能為此症的「高危險族群」,如高齡產婦、妊娠高血壓、本身為慢性高血壓患者、早期破水、抽菸、吸毒、外力撞擊等,其中曾發生過胎盤剝離,懷有下一胎時,約5%至15%的機率會胎盤剝離。 -
高齡婦女趕搭龍子潮 做好產前檢查母子保平安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43一般衛教將年滿34歲的懷孕婦女稱為高齡產婦。依據成大醫院統計,民國100年高齡產婦佔42.9%,且24年來比例增加四倍。 -
孕婦泌尿道感染復發高 應小心防範
兩性關係 / 女人幫2331台灣婦女健康學會(WHAT)發表一份針對「台灣孕婦泌尿道感染認知與行為」問卷調查結果發現,受訪者中有三成孕期中感染泌尿道炎,且高達四成日後復發。超過四成的台灣孕婦出現排尿異常症狀,尤以頻尿、排尿灼熱感及排尿疼痛感居多。近七成台灣孕婦少喝水、四成經常憋尿,成為泌尿道炎的高危險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