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胸腔科
-
染疫康復持續咳嗽 胸腔科醫師整理「後新冠」常見症狀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04045歲陳女士,過去有氣喘的病史,平常熱衷於登山健走,身強體壯。去年底她確診新冠肺炎,康復至今已超過1個月以上,雖然症狀已改善,但偶爾還會乾咳,且感覺體力虛弱,尚未恢復至確診前的狀態。至奇美醫學中心胸腔內科主治醫師張庭嘉門診就醫,診斷為後新冠病況,針對其症狀進行藥物治療,如今已順利康復。 -
9成COPD患者因它引起! 護肺顧健康先從這件事做起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2294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已連續7年登上國人10大死因,依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資料顯示,全球每10秒鐘就有1個人死於COPD,國內1年有超過5,000人因COPD死亡。台北市衛生局局長黃世傑表示,COPD是一種呼吸道長期發炎,使得氣體無法通暢地進出呼吸道的疾病。由於肺部氣體交換功能不良,患者往往出現「咳、痰、悶、喘」的症狀,更可能伴隨心血管疾病、骨質疏鬆、糖尿病、肺癌等共病,而讓生活品質更差,壽命縮短。今(2022)年11月16日「世界慢性阻塞性肺病日」的主題是「Your lungs for life」,強調人只有1個肺臟,維持並促進肺部的健康,必須是持續且不間斷的。具體的做法,不僅針對COPD患者提供適當的治療和復健,也應針對潛在的患病族群,去除吸菸及二手菸害等危險因子。 -
肺阻塞列全球第3大死因! 有「咳痰喘」3大症狀速就醫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346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王鶴健理事長指出,肺阻塞好發於40歲以上族群且其中有很高比例的病友是因為吸菸所致,隨著疾病進展,症狀會越來越嚴重,病友也容易受外部刺激及環境因素而導致肺功能惡化,但此族群常自覺「咳、痰、喘」是老症頭,若是再加上新冠病毒來攪局,一旦發生急性惡化,後果恐不堪設想。台灣健保資料庫研究顯示,肺阻塞病友急性惡化住院的死亡率為4%,年齡越大及共病越多的病友住院死亡率較高,而病友出院後一年的死亡率更高達22%。 -
增2例MIS-C兒童重症 10歲以下幼童打過2劑疫苗也入院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2073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今(20)日宣布新增92例死亡個案,為8月至今的最高點。同時新增2例MIS-C個案,以及1例年僅30多歲的死亡個案。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今日本土死亡個案中,年齡較輕者為30多歲的女性,有慢性風濕免疫疾病,接種過3劑疫苗。當事人在5月7日,因左小腿骨髓炎等原因,住院接受抗生素等藥物治療,因病程反覆注到10月,10月14日出現雙側肺炎及合併血壓下降,並確診新冠;10月15日因多重器官衰竭不幸過世,死因為新冠肺炎合併多重器官衰竭,為年紀較輕之個案。 -
氣切不可怕!8旬翁氣切拔管後 說話進食恢復過去時光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343台中1名81歲的李老先生,17年前曾因胃部穿孔出血進行次全胃切除手術合併小長沾黏,健康與事業開始急轉直下,更在5個月前,因嚴重小腸出血造成低血容性休克,面臨呼吸衰竭、緊急輸血13袋住進加護病房,必須插上氣管內管使用呼吸器。 -
染疫康復後長新冠如何保養? 醫:維生素ACDE不可少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993新冠病毒絕非只影響肺部,對人體器官的危害,遠超過一般人想像,除了影響肺部,還可能危及心血管系統、腦部、消化系統、泌尿生殖系統與皮膚等組織。醫師提醒,染疫後攝取適量的維生素D,以及攝取維生素A、C、E,增加抵抗力, 清除體內病毒。 -
火燒心、胃灼熱、乾咳 這些胃食道逆流警訊你也有嗎?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365中醫師曾子澄指出,「胃食道逆流的發生與年紀或性別無關,所有人都可能會有胃食道逆流。」常見的症狀是火燒心、胸悶、胃悶灼熱,有時候喉嚨受到胃酸刺激,會感到有酸酸的東西要跑出來。其中「乾咳」這項非典型症狀,最容易與其他疾病搞混。 -
Omicron變異株BA.5英10倍速傳染 羅一鈞曝國內現況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2296然Omicron BA.4與BA.5亞變種疫情在歐美升溫,傳染力更強,胸腔科醫師黃軒在FB分享,Omicron BA.5有強大突破性感染能力,次世代疫苗可能也擋不住;對此羅一鈞表示,BA.2為全球主流,至今未驗出BA.4或是BA.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