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脈衝光
-
吞嚥疼痛因疫情遲就醫 檢查竟是腫瘤上身差點延誤治療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3322王先生早發現自己吞嚥困難與疼痛,卻害怕疫情期間就醫。門診時,吳弘斌主任發現王先生右頸部腫塊,合併症狀出現半年多,拖到不能再拖。他告訴王先生,醫護人員均會依衛福部感染管制指引與臺灣頭頸部外科醫學會發布COVID-19流行時的頭頸癌外科手術建議,確保病人及手術相關人員安全。 -
男子睡眠不佳依賴管制藥品 疫情期間重複領藥涉及不法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521名35歲男子因精神狀況不佳,飽受失眠之苦,經醫師診斷,持續服用第4級管制安眠鎮靜類(ZOLPDEM),最近受疫情影響,睡眠品質更差,他擔心遺失藥物,一定會睡不著在缺乏安全感的情況下,以遺失處方箋為由,重複領藥,日前遭查獲,涉及偽造文書等刑事責任,遭函送檢調偵辦。 -
吃魚油不只有益心血管健康 研究發現也可改善憂鬱症狀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3289這項新研究的參與者包含22名重度憂鬱症患者。讓他們每天服用1次EPA(二十碳五烯酸)或DHA(二十二碳六烯酸)其中1種,並持續12周,EPA和DHA是含在深海魚類中的Omega-3。在參與者治療前和治療之後,以血液檢測並評估其憂鬱症狀。 -
莫德納副作用頻率高! 誰打mRNA疫苗易引發心肌炎?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647月1日美贈台的莫德納疫苗配送至各縣市衛生局,許多符合接種資格的民眾躍躍欲試,準備搶打被國際譽為最優的新冠疫苗。儘管保護力高於AZ疫苗,但綜合國外臨床,民眾可得有心理準備,因為在目前常見疫苗中,莫德納可是副作用頻率最高。 -
子宮頸癌早期沒有明顯症狀 女性未定期篩檢恐悄悄奪命
癌症新知 / 卵巢.子宮3459根據2020年國人女性主要10大癌症死因統計,「子宮頸及部位未明示子宮癌」是女性癌症10大癌症死亡排名第8名。子宮頸癌早期沒有明顯症狀,但隨著癌症發展伴隨徵兆也容易與其他婦女病混淆,如:分泌物過多、分泌物有異味或夾帶血絲、性交後出血或其他不明原因出血。若子宮頸癌侵犯到鄰近組織及骨盆腔壁神經,則會伴有坐骨神經痛、下腹痛、頻尿等症狀。上述各樣症狀極易與女性私密處感染發炎症狀相似,若無定期安排檢查就容易被輕忽! -
「日夜塑崩」網路假貨流竄! 江宏恩、葉家妤呼籲抵制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3574不肖廠商眼見日夜塑崩狂賣,看準消費者貪小便宜的心態,竟然用仿冒品蹭熱度,盜用代言人江宏恩、葉家妤肖像在網路銷售,而且售價比正版產品更便宜,已經有上千人被騙。 -
開放國外打第1劑國內接種第2劑 7月1日間隔10周可打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678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原定,施打疫苗後8到12周可接種第2劑,但在本土疫情爆發後,疫苗數量需求量大,修正到接種後10周,今(25)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表示,7月1日開放新冠疫苗第2劑接種。 -
疫苗殘劑開放非資格民眾施打 各單位可自行列候補名單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942▲中央流行疫情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表示,新冠施打院所每天最後一瓶若湊滿6人符合開瓶,其餘劑量就能打非資格名單民眾。(攝影/陳敬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