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脊椎神經
-
男側腹疼痛3天後爆發「皮蛇」 醫師揭3症狀須提高警覺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5030一名男子側腹反覆疼痛掛號泌尿科,檢查卻顯示一切正常。沒想到3天後,側腹皮膚陸續冒出紅疹與水泡,痛到難以入眠,由於出現皮膚症狀,患者轉至光田綜合醫院皮膚科,才經何英右醫師診斷為「帶狀皰疹」(俗稱皮蛇)。帶狀皰疹初期往往只有疼痛或灼熱感,數日後才會長出紅疹與水泡,病灶位置多見於頭、頸、胸甚至臀部,經常被誤認為偏頭痛、腎結石等其他疾病。像這位患者就是因側腹部神經分布位置,導致痛感像泌尿系統不適,才會先跑去泌尿科。 -
下背痛令人坐立難安! 急性疼痛脊椎神經阻斷術助緩解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5943下背痛的治療,通常藉由服藥、復健治療需要一段時間才會復原,不過,重仁骨科醫院副院長周毓霖醫師指出,民眾可及早選擇低侵入性的「脊椎神經阻斷術」,在減少止痛藥使用的情況下,迅速緩解疼痛不適,及早重拾生活品質。 -
天氣冷導致坐骨神經痛加劇? 當心可能與肌肉收縮有關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887時至4月,理應是大地回春之時,但從今年初直到3月,強烈冷氣團持續發威,甚至到寒流等級,不少坐骨神經痛患者感到症狀加劇,似乎坐骨神經的疼痛程度與天氣狀況有一定關聯,特別是氣溫變化。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神經外科主治醫師高瑛指出,溫度降低可能會導致肌肉收縮和僵硬,若加上姿勢不良或特殊活動,便可能增加背部壓力,讓疼痛加劇。 -
神經疼痛別忍!很多病都會神經疼痛 補硒翻轉疼痛人生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5192其中,硒元素具有抗氧化作用,近年來備受關注,盧韻如醫師強調,硒元素能清除自由基、保護神經細胞不受傷害,還具有抗發炎功能,可以調節身體免疫反應、減少身體發炎,降低身體疼痛感。並能保護大腦神經,參與細胞代謝,有助於神經的修復和再生,且能穩定整體神經訊號。 -
罕病「軟骨發育不全症」新藥納健保給付 嘉惠72名病友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7913中央健康保險署於114年3月28 日召開「全民健康保險藥物給付項目及支付標準共同擬訂會議藥品部分第74次會議」,通過將治療罕見疾病軟骨發育不全症之vosoritide新成分新藥納入給付,因軟骨發育不全症造成病人除了下肢無法生長,上肢太短,甚至難以如廁,生活上需倚賴他人協助,本藥品目前唯一可以治療該疾病,其不僅能改善病人身高,且身長、頭顱、臉部比例亦較為正常。人年藥費約700萬元,預估嘉惠人數約72人,藥費支出約5億元,透過罕藥專款收載,最快於114年5月1日生效。 -
天冷居家清潔小心椎間盤突出! 醫示警這些動作要避開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578佑德中醫診所院長張賜興醫師表示,椎間盤突出常見發生在頸部和腰部,其中又以腰部最為常見,尤其是在第4至第5腰椎以及第5腰椎和第1節薦椎之間,腰椎椎間盤常因外傷或退化而突出,若壓迫到脊椎神經,就會造成坐骨神經痛。椎間盤突出的主因包括:年齡退化、過度勞損、運動傷害、長時間低頭久坐,以及車禍、騎機車遇到窟窿撞擊、突然踩空或跌坐等外力因素所引起。 -
微創手術對病人比較好? 醫師剖析微創手術優勢及限制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3870隨著科技日新月異,臨床上推出各式微創手術,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骨科主治醫師陸逸民表示,診間很常碰到病患或家屬詢問,「醫師這手術可以微創嗎?」或「我的手術一定要微創嗎?」微創手術是現今醫療發展不可避免的趨勢,對於病人來說,不僅是傷口較小,對周遭軟組織(包含肌肉、血管、神經等)的破壞也少,能讓治療達到更安全、失血量少、恢復更快之目的。 -
中醫揭肌少症成因與影響 40歲肌肉開始流失千萬別忽視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739隨年紀漸長,身體的組成結構也會有所改變,即使體重維持不變,由於代謝能力會隨著老化逐漸下降,脂肪比率也會因而增加,最後就會演變成肌少症。中醫師賴睿昕解釋,簡單來說,就是當肌肉流失的量大於合成的量時,伴隨而來的便是肌肉質量的減少及肌肉力量的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