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脫屑
-
入秋寶寶皮膚易乾癢 滿6個月幼兒為高危險群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2447根據103年健保局統計資料顯示,0到4歲嬰幼兒因皮膚疾病就診人數雖高達57萬,但直接與遺傳相關的異位性皮膚炎就診人數20萬人(約43%),不到半數。國內最新調查顯示,近九成新手爸媽認為寶寶的乾癢敏感肌來自天生遺傳,難以預防,也無法治療,只要發作後小心處理即可。 -
熬夜抓寶太亢奮 乾癬反撲惡化後悔莫及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2415最近門診收治到多起類似個案,均是寶可夢惹的禍,另一名40多歲乾癬患者,病史十幾年,病灶約全身皮膚的五分之一,接受中醫治療後明顯改善許多。但為了抓寶、練功而熬夜,導致睡眠時間嚴重不足,又吃了燥熱的消夜,體質變差,讓症狀惡化。羅永欽醫師解釋,乾癬患者皮膚角質異常,如果精神亢奮、熬夜,則病情就會更嚴重。 -
秋燥鼻過敏、氣喘易惡化 「生脈飲」滋陰養肺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272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總醫師鄒曉玲指出,到了秋天,氣候中的「燥」性特別明顯,所謂「燥邪」特性包括了乾燥、容易傷害人體的水分津液,就可能傷肺。中醫觀念中所談的肺系統包含了鼻腔、氣管、支氣管、肺部以及全身皮膚,因此當秋天「燥邪」侵犯肺系統,就可能導致鼻腔乾燥搔癢、咽喉乾、乾咳少痰、皮膚乾癢等症狀。此外,季節進入秋季,過敏體質的人不論皮膚症狀、鼻部症狀、呼吸道症狀都會明顯加重,例如皮膚搔癢脫屑、鼻癢、噴嚏頻頻等。 -
乾癬治療黃金三角 中醫內外兼治跳脫復發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2417喜豐堂中醫診所葉金隆醫師認為,中醫使用中藥涼血解毒、活血化瘀治療乾癬,雖然幾乎沒有毒副作用,但是從療法的原理來看,和西醫並沒有差別,同樣是控制性療法,結果都是「不斷反覆發作」。此種控制療法只能暫時幫助病人皮膚上的斑塊和鱗屑快速消失,即使皮膚看起來已經和正常的皮膚一樣,不過一段時間後,很快又會回到治療前的狀態,並沒有真正跳脫復發的泥沼。 -
男童與「喵星人」共寢 異位性皮膚炎竟惡化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615台中慈濟醫院小兒科余孟恭醫師表示,孫小弟頭臉耳後、軀幹、四肢皮膚都有紅斑性丘疹,還伴隨搔癢、破皮、脫屑、苔蘚化和纖維化增厚,門診開立口服抗組織胺和免疫調節藥物,以及塗抹類固醇藥膏治療。除皮膚苔蘚化及纖維化增厚,其他症狀已有明顯改善。 -
乾癬苦纏30年 冬病夏治1夏解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2387每當寒風籠罩的秋冬季節來臨,乾癬就會從患者身上的各個角落冒出來。包括皮疹、紅斑、脫屑、搔癢、龜裂等,令人忍無可忍的症狀,更是接二連三的出現,因此冬天總有許多乾癬的求診患者。 -
中醫講求冬病夏治 突破乾癬治療瓶頸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2624一朝得乾癬,終身苦難言。其中牛皮狀乾癬、厚斑型乾癬、反覆發作型乾癬、西藥反彈型乾癬、紅皮型乾癬、關節型乾癬、遺傳型乾癬等類型,更被喻為乾癬中的乾癬、頑疾中的頑疾。喜豐堂中醫診所葉金隆醫師表示,乾癬是冬天好發的疾病,寒冬時人體陽氣衰微,乾癬的皮疹、紅斑、脫屑、搔癢等令人難以忍受的症狀,趁勢冒出,如排山倒海而來。此時治療就像逆水行舟,吃力不討好。 -
乾癬復發心慌慌 收假湧現看診潮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2065收治這名個案的正和中醫診所院長黃慶雲醫師表示,引發乾癬的原因很多,像是免疫系統異常、情緒不穩、壓力過大、長期熬夜,過度疲勞等都有可能,因此年假過後常出現乾癬復發潮。雖然乾癬無致命性且無傳染疑慮,但脫屑、紅斑等不雅外觀及搔癢症狀,都讓患者苦不堪言,嚴重者甚至會不願與外界接觸,產生憂鬱的傾向。上述個案初診時,明顯可見耳後兩側滿布紅色丘疹,手臂及小腿也有區塊性的紅色斑塊與皮屑現象,症狀頗為嚴重,初判非首次發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