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腎友
-
腎友「藥」注意! 腎友服用帶狀疱疹藥物不慎恐致昏迷
醫藥衛生 / 藥品安全3223陸政鼎解釋,治療帶狀疱疹用的抗病毒藥物主要是經由腎臟代謝,所以腎功能不好的患者,可能因為藥物代謝及排除障礙而使得血中藥物濃度過高,進而引起意識障礙,甚至造成昏迷。 -
多囊腎有泡泡腎之稱 遺傳機率有5成發病率高達百分百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75844歲胡先生入伍體檢時,意外發現腎臟長出多顆囊腫,確診為多囊腎遺傳性疾病,而這也解釋為何他的奶奶40多歲就死於腎臟衰竭,當時50多歲的父親就必須洗腎,而他也將面臨終身洗腎的厄運。 -
這2族群還不趕快施打疫苗 感染新冠病毒恐死亡高10倍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191仁愛院區腎臟科主任徐永勳表示,洗腎患者通常併有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通常也是年紀較大的長者,因為洗腎病患須頻繁進出醫療院所,透析患者得到新冠肺炎的風險是一般人的5-20倍,而且透析患者若得到新冠肺炎,死亡率為10-30%,是一般人的10倍,建議腎友應該盡早接種疫苗,先打先有保障。 -
洗腎病友染疫重症風險更高 腎友打疫苗這件事特別注意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79國內爆發多起透析中心群聚感染,原本身體狀況就不好的洗腎病友染疫後,重症風險更高,新店耕莘醫院內科部主任裴馰提醒,糖尿病、高血壓、中風、洗腎等病友均屬於染疫高風險族群,務必儘速接種疫苗,不過,腎臟疾病患者打完疫苗後,不可一口氣喝太多水。 -
喝香菜水雖可排毒卻有這風險 預防洗腎的說法不可信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514洗腎人數逐年增加,台灣已成為洗腎王國,顏宗海表示,糖尿病、高血壓、慢性腎疾、腎結石,或是吃太多止痛藥,都可能導致腎臟功能惡化,甚至必須終身洗腎。 -
聽見病友的聲音 臺灣病友聯盟推「病友參與權」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2663在2016年以前,台灣病友相當弱勢,在健保署共同擬定的會議中,並無任何席次與發聲管道,早期許多相關會議對病友團體相當不友善,除了無視於病友建議,甚至有些人認為病人只會裝可憐、博取同情。經過長時間磨合,直到2019年初,才成功爭取到讓病友也能出席,得以讓病友對相關議題發表團體觀點,成果可說是得來不易。 -
廔管阻塞洗腎卡關 未立即疏通恐釀腎衰竭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496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任、台灣血管通路健康協會理事劉殷佐說明,血液透析使用的動靜脈廔管(俗稱廔管)對腎友們相當重要,若沒有順暢的通路,便無法順利完成治療,會造成毒素長期累積在體內,出現急性腎衰竭狀況,影響生命安全,所以也被稱為腎友「生命線」。 -
腎友動起來! 運動可延緩腎功能惡化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74「沒想到使用腹膜透析後的我仍可以騎自行車,沿著新竹17公里海岸線騎車來回總共 40公里路程,完全不是問題!」使用腹膜透析4年的陳麗香小姐提到,由於換液治療時間的彈性,讓她可以和先生經常性的安排假日運動行程,連出國旅行也不成問題,因生活品質不減反升,自己的精神也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