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腎氣
-
夏天愛吃生冷飲食積痰濕 中醫揭子宮肌瘤好發4大成因
兩性關係 / 婦科診療室13849子宮肌瘤是長在子宮腔的良性腫塊,是依賴於雌激素生長的腫瘤,孕激素也會促進肌瘤生長,因此懷孕時可能讓子宮肌瘤變大。中醫觀點認為,子宮肌瘤屬於「癥瘕」與「石瘕」的範疇,由於月經期間,寒氣入侵,或因飲食內傷、情志憂鬱,導致氣機阻滯,瘀血內停滯於子宮而產生。 -
全台每4個成人有1人面臨高血脂危機 中醫降血脂這樣做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4238天氣炎熱,不少民眾會選擇手搖飲、冰淇淋、剉冰等食品來消暑降溫。但這些高油、高糖的飲食習慣是導致高血脂、高血糖等代謝問題的主因之一,也會提升未來得到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從中醫觀點來看,高血脂患者常有「本虛標實」的問題,建議可以從活血化瘀、健脾袪濕等方式進行治療,透過改善氣血循環與身體代謝機能達到降血脂的效果。 -
罕病小腦萎縮症又稱企鵝家族 及早發現中醫治療有希望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4864張賜興醫師說明,小腦萎縮症的成因可分為先天與後天,先天因素與遺傳基因有關;後天因素像是病毒感染、免疫缺陷、生化酶缺乏、DNA修復異常以及營養不良,另外,還有疫苗注射副作用、開刀或車禍失血過度,抑或是氣血太過衰弱,低血壓、眩暈,都可能引起小腦萎縮的症狀。 -
女性寵愛自己從正視自身健康做起 更年期女性尤其關注
兩性關係 / 更年障礙8544在治療調理更年期經期方面,鄭愛蓮醫師分享,1名48歲女性長期愛喝冰飲,導致體質偏寒,經醫院檢查子宮肌瘤達7公分,月經動輒10幾天且量多。患者原本每日服用止血藥仍難控制出血,透過每週回診服用水煎藥、調理脾腎氣血,半年後月經天數明顯縮短至5天內,量也趨於正常,雖仍有血塊,但整體狀況已大幅改善。 -
坐好月子很重要! 中醫師解析產後4階段調養加速復原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6987懷孕時女性的身體變化劇烈,生產後會逐漸恢復原本的狀態,因懷孕長大的子宮會變回原本的大小,這個過程大約需要6至8週,臨床上稱作「產褥期」,中醫師周宗翰表示調養的重點在使惡露順利排出及子宮復舊,而泌乳與其他臟腑的調養也必須兼顧,一般常說的「坐月子」就是指這個恢復過程。 -
春天潮溼炎熱交替乾癬易復發 中醫建議嚴重期茹素1週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5840至於飲食方面,避吃海鮮、生冷食物、酒,少吃寒涼苦瓜,嚴重發作期間,建議茹素1週,待皮膚狀況穩定,再選擇豬雞肉食用。另外,可食用不添加酒的四神湯,可改排骨或瘦肉取代小腸,或加糖做成甜食變換口味,也可將紅豆、薏仁、綠豆混和等量食用,紅豆補腎氣、薏仁利濕、綠豆清熱,都有助於改善乾癬病症。 -
大小眼難解?擺脫無神大小眼 針灸調理、藥方改善有解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8071大多數人都有輕微臉部不對稱的問題,其中「大小眼」尤為明顯。造成原因多為提眼瞼肌無力,過去常見於年長者,但現代人用眼過度,或因過敏、拉扯眼皮等因素,導致年輕族群也有「大小眼」困擾。中醫師吳宛容指出,除了中藥調理,搭配美顏針灸,刺激眼周肌肉筋膜、活絡穴道,無需動刀也能有效改善大小眼問題。 -
春天好發皮膚病!皮膚爆癢 濕疹、汗皰疹、乾癬最常見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9041春天乍暖還寒,日夜溫差大,小心皮膚拉警報!中醫認為,春天是萬物生發的季節,若不好好保養身體,熬夜、壓力大,加上年節飲食不節制,更容易在3至5月期間爆發濕疹、汗皰疹或乾癬等皮膚問題,不可掉以輕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