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腎炎
-
疫苗接種開放至第9、10類 高風險慢性病這10大類在列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103自購新冠疫苗逐批少量到貨,加上美日捐贈近500萬劑,指揮中心預計本(7)月施打對象將開放至第9、10類,分別為65至74歲長者(240.8萬人)、19至64歲具有易導致嚴重疾病之高風險疾病者、罕見疾病及重大傷病(387.5萬人),至於第11類為50至64歲以上成人(530萬人),還必須再等一段時間。 -
尿尿痛、頻尿要小心「急性膀胱炎」 不喜歡喝水也中招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624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泌尿科主任柯明中指出,從致病原因來看,急性膀胱炎是上行性感染,其途徑是會陰部肛門附近細菌污染尿道口,進入尿道後再往上進入膀胱引發感染。然而,並不是只要細菌進入膀胱就一定引發感染,發病與否和宿主抵抗力、病菌毒性、及其在膀胱內存留的時間和繁殖數量有關,因此,會陰部衛生不佳、排尿習慣不良都增加發炎風險。 -
國人10大死因有8項與肥胖有關 慢性病與新冠風險大增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2771與肥胖相關的慢性病包括第2型糖尿病、代謝症候群、心血管疾病、退化性關節炎、癌症、睡眠呼吸中止症、憂鬱症、非酒精性脂肪肝、不孕症、胃食道逆流等。而109年台灣國人10大死因中有8項與肥胖相關,包括惡性腫瘤、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性疾病、慢性下呼吸道疾病、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慢性肝病及肝硬化等。 -
腎臟移植需要知道哪些事? 圖解說明1次幫你搞清楚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126臺中榮民總醫院內科部主任吳明儒教授指出,腎臟移植能幫助患者脫離洗腎的羈絆,生活品質大幅提升,也有助於降低醫療支出。台灣的腎臟移植技術已相當成熟,接受腎臟移植五年後,患者存活率高達93%,而且有超過85%的移植腎臟仍然具有功能。隨著免疫抑制劑的進步,有超過半數的移植腎可以存活15至20年以上。 -
國輻中心推紅外線影像技術 癌症篩檢15分鐘就完成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4159國輻中心副研究員李耀昌表示,目前醫界臨床常用的癌症篩檢技術,以組織病理分析法、質譜學法與酵素連結免疫吸附分析法為主,但前處理程序複雜,測定時間需數小時到數天,而檢測結果也常出現偽陽性與偽陰性等問題。 -
提升心臟病、腦中風、腎病照護品質 國泰獲醫策會認證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2720冠狀動脈疾病從急性發病到慢性長期控制,仰賴醫療團隊的持續照護服務。國泰綜合醫院曾收治1名患有高血壓、心臟病史逾10年的69歲男性,期間曾做過4次心導管置放支架或氣球擴張手術,數月前因出現胸痛、冒冷汗、心律不整而送往急診,經心電圖等檢驗後,確診為急性心肌梗塞,病人還一度因血壓不穩出現心因性休克,所幸因醫療團隊搶救得宜,挽救寶貴一命。 -
「腹」爸爸BMI超標 恐成代謝症候群一員
醫美減重 / 體重管理3279「啤酒肚」雖常見在許多爸爸們身上,北投健康管理醫院潘富子營養師表示,「腹」爸爸們千萬別小看體重過重及腰圍過粗問題。腰圍過粗(男性腰圍≧90公分,女性腰圍≧80公分)是反映腹部脂肪堆積造成的腹部肥胖,也間接反映內臟脂肪的堆積,會影響身體代謝,導致血液三酸甘油脂濃度增加、血糖升高,罹患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風險上升。 -
如廁後擦拭乾阿捏? 擦錯恐泌尿道反覆感染甚至敗血症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72650歲陳姓女子罹患糖尿病多年,且有急性膀胱炎病史,她自訴,因為工作忙碌,而少喝水,少上廁所,就醫前1周小便灼熱、頻尿、急尿感,因症狀不嚴重,因此並未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