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腎病症候群
-
北市10大死因排名!癌症續居首位 COVID-19退出10大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4686113年臺北市死亡人數計1萬9,734人,較112年減少821人(-4.0%),主要因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死亡減少754人(-72.3%)所致。死亡率為每十萬人788.9人,下降34.5人(-4.2%)。排除人口老化因素的標準化死亡率為每十萬人307.4人,下降6.5%。 -
藥物控制不了高血壓? 醫:當心為高醛固酮血症在作怪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944腎上腺皮質醛固酮症(Hyperaldosteronism)又稱高醛固酮血症,是1種相對罕見但重要的內分泌疾病,此疾病是因為腎上腺分泌過多的醛固酮(Aldosterone)所致。醛固酮是調節血壓和電解質平衡的荷爾蒙,過量會引發高血壓和低鉀血症。 -
最新國人10大死因! 癌症連續43年蟬聯10大死因榜首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15951衛福部公布113年10大死因,癌症連續43年蟬聯榜首,去年共有5萬4032人死於惡性腫瘤,第2名為心臟疾病(2萬3276人),第3則是肺炎(1萬7259人)。整體死亡人數為20萬1383人,較112年減少4192人,主要為新冠肺炎死亡個案明顯下降。 -
影像檢查前給化痰藥? 專家:保護腎臟免受顯影劑損害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8256在接受X光、電腦斷層(CT)、磁振造影(MRI)等影像檢查時,都需注射顯影劑,不過,民眾在檢查前,常拿到化痰藥Acetylcysteine(乙醯半胱胺酸),一時間常覺困惑,又沒咳嗽,也無濃痰,「藥博士 正藥說」臉書貼文表示,此藥物可讓血管舒張,增加腎臟血流,降低顯影劑對於腎臟的傷害。 -
運動加均衡飲食 8歲腎病男童成功戰勝類固醇必胖魔咒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4079「家長的陪伴與投入,是幫助孩子邁向健康最強大的後盾!」宜蘭1名年僅8歲的李姓男童,因病毒感染罹患了腎病症候群,必須長期服用類固醇,而他在家人的全力支持下,打破了「類固醇必胖」的迷思,不僅成功控制體重,還逆轉原本的肥胖狀況,重拾運動熱情與自信,成為兒童健康生活的最佳典範。 -
最新國人10大死因癌症連42年居首 新冠肺炎降至第6位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15417衛福部今(17)日公布2023年國人死因統計,112年死亡人數死亡人數20萬5,575人,較111年減少2,863人,主要因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死亡人數減少,111年新冠肺炎名列死亡排行的第3名,112年則降至第6名。 -
三高傷腎!國健署推腎病識能友善診所 落實護腎8守則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4620國民健康署表示,111年10大死因排名第10位為腎炎、腎病症候群、腎病變,腎病也是台灣目前醫療花費最高的疾病。據實證資料顯示,導致腎病的風險因子主要為三高,同時吸菸、肥胖與不當藥物使用也是腎功能變差的因素之一,為此特別呼籲民眾,遵守護腎黃金8守則,落實「預防勝於治療」的觀念,才事顧腎之道。 -
反覆水腫竟連拖鞋都穿不下 揭水腫常見原因與好發部位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240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主治醫師簡韶甫說明,水腫大部分從雙腳開始,由腳盤、小腿慢慢往大腿延伸,嚴重者鼠蹊部、背部及肚皮也有可能會受到影響。症狀初期不容易察覺,若持續惡化,可能產生腳部皮膚失去皺紋、鞋子變緊穿不下,甚至產生鬱積性皮膚炎導致色素沉澱或皮膚潰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