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腦性麻痺
-
帶寶寶安心出遊 安全座椅不能少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464由於嬰幼兒的骨骼尚未發育完全,例如6個月大以前的嬰兒前囟門尚未關閉,骨骼也不夠堅硬,因此顱骨不能像成人一樣給予腦部完整的保護,一旦遇到強烈撞擊,腦部常常會有嚴重的傷害產生。 -
成大提升牙科醫療品質 特殊需求患者看牙無礙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489成大醫院自100年起辦理衛生署「身心障礙者牙科醫療服務獎勵計畫」,自104年起辦理衛生福利部「特殊需求者牙科醫療服務示範中心獎勵計畫」,並就此開始籌備建置示範中心實體空間,於今年(105年)成立「特殊需求者牙科示範中心」,預計就診人次可望從104年的1,937人次,突破至2,200人次。 -
寶寶呼吸帶雜音 軟喉症占比極少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4361軟喉症寶寶的呼吸雜音只有大小聲之分,在寶寶平靜時依然會聽到呼吸雜音,不會時有時無。所謂的軟喉症,醫學上名稱叫做喉頭軟化症(Laryngomalacia),臨床上確診的方法是用軟式支氣管鏡來探查寶寶呼吸道。阿包醫生身為一位兒童胸腔科醫師,之前在醫院的確遇到不少案例,當時利用軟式支氣管鏡做確診以及排除其他相關疾病。 -
別讓寶寶輸在起跑點 婦女應把握生育黃金期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2724國健署研究資料顯示,高齡產婦生出低體重新生兒遠高於20至30歲間正常生育的婦女,這樣的生育趨勢讓台灣處在「少子化」、「高風險」時代。 -
孕媽咪體重控制好 不讓寶貝提早來報到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2782所謂早產,是指懷孕周數滿20周,但未滿37周所生下的寶寶;或是出生時胎兒體重低於2500公克,稱為低體重胎兒,甚至出生時體重低於1500公克者,稱為極低體重胎兒,都屬於早產兒。一般來說,出生時體重越低的早產兒,會面臨到的問題通常會越多。一般而言,對於妊娠32周以前發生,或是體重低於1500公克的早產兒,需特別注意。 -
健保幼兒早療新方案 超過9000名病童受惠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281健保署醫管組副組長李純馥指出,國內幼兒發展遲緩疾病以腦性麻痺、自閉症、過動症、語言障礙為主,多數病童家長多欠缺照護能力。例如自閉症幼兒經常出現打自己耳光的自虐行為,常令家長不知所措,需早期療育的醫療服務介入。 -
新生兒黃疸辨識卡 比對額頭膚色現端倪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128「怎麼膽紅素值高到20才住院?」一對新手爸媽帶著嗜睡、不喝奶的寶寶至醫院就診,檢查發現高黃疸症狀,一名資深護理師難過地表示,儘管花了許多時間教導,但許多新手爸媽還是不會辨別高黃疸的嚴重性。 -
罕病兒媽媽不平凡 居家照顧勞苦功高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288616歲的「安安」罹患俗稱「天使症候群」的「Angelman氏症候群」,由於先天染色體缺失,除了嚴重的學習障礙及發展遲緩,更伴隨不定時發作的癲癇。為此,安安媽媽張素珠毅然決然辭去工作,專心在家照護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