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腦膜瘤
-
腦下垂體腫瘤治療趨勢 經鼻內視鏡取代傳統開顱降風險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4165腦下垂體腫瘤的症狀表現很多樣,可導致頭痛、視力模糊、視野缺損、內分泌失調等,雖然腫瘤尺寸不大,但也會造成許多問題。林口長庚醫院腦腫瘤神經外科主任李丞騏醫師說,經鼻內視鏡腦下垂體腫瘤切除手術克服了許多傳統開顱手術的困難,發揮較好的治療成效,並減少併發症發生的機會,幫助患者解決腦下垂體腫瘤的大麻煩!
-
陽明交大研發AI腦瘤輔助偵測系統 已獲衛福部上市許可
醫藥衛生 / 智慧醫療3391晚期肺癌患者腦轉移之後,大腦腫瘤可能多達20至30顆,治療起來相當棘手,陽明交大為此自行研發AI腦瘤輔助偵測系統,只需30秒就能精準判讀腦瘤位置,大幅提高放療精準度治療,日前正式取得衛福部上市許可,目前正於北榮、中榮及新光醫院等試運,希望健保早日納入給付。 -
含這種抗雄性激素成分藥物男女都適用 恐增加腦瘤風險
醫藥衛生 / 藥品安全2644食藥署蒐集國內外資料,重新評估該成分藥品的臨床效益及風險後,決定修訂含Cyproterone成分高劑量(50mg)藥品之適應症,及於該成分藥品中文仿單禁忌症增列「現罹患腦膜瘤或有腦膜瘤病史之病人」,並於「警語及注意事項」及「藥理特性」等段落加刊「腦膜瘤」相關安全性資訊。 -
全球首獲美FDA認證腦瘤AI圈選系統 判讀更快更精準!
醫藥衛生 / 生醫產業2802台大醫院腫瘤醫學部主任葉坤輝指出,醫師在幫腦瘤患者執行手術及放療、電療之前,必須精準地圈選腦瘤的邊界,這關係著治療效果。如果圈的範圍太小,可能殘留癌組織,要是圈選範圍太大,則可能傷及正常腦部組織。 -
經常感覺腳麻也無法走久 除老化之外還可能是腫瘤壓迫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3363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神經外科何孟穎醫師說明,脊椎有各式各樣的腫瘤可以造成脊髓壓迫,進而導致四肢癱瘓、麻木等症狀,陳小姐的胸椎腦膜瘤屬於硬腦膜內脊髓外腫瘤的類別,這一類別常見的還有許旺細胞瘤,一樣會造成脊髓或神經根壓迫,兩者大部分都是良性腫瘤,只是病理機轉不同。 -
行醫45年救人無數免於癱瘓 黃金山獲台灣醫療貢獻獎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5866以前醫學影像導引定位不如現今發達,因擔憂術後有癱瘓疑慮,以往脊椎被視為外科手術禁地,只能眼看罹患脊髓內血管母細胞瘤的病人慢慢癱瘓,走向死亡,然而黃金山不畏脊髓內摘除腫瘤的艱難手術,以純熟精醫術配合核磁共振攝影、脊髓血管影像檢查、顯微手術鏡及雷射等,完成多例脊髓內血管母細胞瘤困難手術。 -
沒嗅覺錯認鼻過敏惹禍 拖到視力模糊才知腦膜瘤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3512台北慈濟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黃國烽表示,腦膜瘤起源於蜘蛛膜顆粒細胞的原發性腫瘤,如果長在前顱窩底篩板及其後方的腦膜瘤,就稱為嗅溝腦膜瘤,可分為單側或雙側,單側較為常見。嗅溝腦膜瘤的早期症狀為逐漸失去嗅覺,如果是單側無嗅覺,腫瘤位置可能在單側,但另1側嗅覺功能正常,因此,很難察覺異常;如果是腫瘤已橫跨至2側,雙側嗅覺均無,此時,又常與過敏性鼻炎症狀混淆。 -
腦瘤手術導入AI技術 準度提升減少誤判率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693臺大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蕭輔仁指出,5成腦瘤為原位癌,其5成是從其他部位轉移而來,例如,肺癌、乳癌等,後者好發於大腦深處,因腫瘤數量多且體積小,大都建議接受電腦刀放射手術來消滅腫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