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腦血管疾病
-
拍照臉部表情僵小心中風前兆 醫揪「10個腦損傷線索」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421北投健康管理醫院錢政平副院長表示,可透過腦部零輻射磁振造影(MRI),判斷是否潛藏中風跡象。若血脂、膽固醇、血壓、內臟脂肪都標準範圍但有家族腦心血管病史,就更需要每年定期安排腦部檢查,千萬不可自恃年輕就忽略潛藏危機,中風是可預防及治療的,及早發現避免急性中風猝死危機。 -
上班族年薪百萬不可及 腰圍破百引來代謝異常大有人在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173腰圍是判定代謝症候群最簡易的指標,也是最容易超標的項目,成年男性腰圍大於等於90公分,女性腰圍大於等於80公分,就代表腰圍過粗、腹部肥胖、內臟脂肪多。 -
減腰圍降低三高和代謝症候群 還會讓這種疫苗效果更好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311台大醫學院名譽教授蔡克嵩指出,自全球爆發新冠肺炎疫情的2020至2021年國際醫學期刊文獻索引摘要資料庫PubMed搜尋結果來看,三高慢性病前期的代謝症候群5項指標--腰圍過大之內臟脂肪、血壓、空腹血糖、空腹三酸甘油酯、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與新冠肺炎的關聯性研究即高達6千多篇,其中又以血糖、肥胖指數與新冠肺炎嚴重程度最高度相關。 -
疫苗接種開放至第9、10類 高風險慢性病這10大類在列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103自購新冠疫苗逐批少量到貨,加上美日捐贈近500萬劑,指揮中心預計本(7)月施打對象將開放至第9、10類,分別為65至74歲長者(240.8萬人)、19至64歲具有易導致嚴重疾病之高風險疾病者、罕見疾病及重大傷病(387.5萬人),至於第11類為50至64歲以上成人(530萬人),還必須再等一段時間。 -
國人10大死因有8項與肥胖有關 慢性病與新冠風險大增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2771與肥胖相關的慢性病包括第2型糖尿病、代謝症候群、心血管疾病、退化性關節炎、癌症、睡眠呼吸中止症、憂鬱症、非酒精性脂肪肝、不孕症、胃食道逆流等。而109年台灣國人10大死因中有8項與肥胖相關,包括惡性腫瘤、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性疾病、慢性下呼吸道疾病、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慢性肝病及肝硬化等。 -
頭暈、發福不是小問題? 身體代謝異常恐埋下三高危機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565北投健康管理醫院錢政平副院長提醒民眾測量高血壓是種簡單快速的方式,但時常也聽聞不少人覺得還年輕,身體沒有異樣不適感,就自認很健康,不需安排健康檢查。依照2016至2019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結果,18歲以上國人的高血壓盛行率高達25.82%,推估大約有508萬人罹患高血壓,且盛行率隨年齡增加而上升。 -
再怎麼努力還是瘦不下來! 快試試這個方法打造瘦體質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510肥胖引起的疾病除了三高、心臟病、腦血管疾病,還會引起痛風、退化性關節炎、脂肪肝、膽結石、胃食道逆流、不孕症…等許多慢性病,甚至包含大腸直腸癌、乳癌、食道癌、攝護腺癌…等許多癌症也和肥胖相關。BMI介於18.5~23.9為正常,24~26.9為過重,27以上為肥胖。落在過重及肥胖的族群,罹患上述相關疾病的危險性即增加,因此更應積極控制體重。 -
《當男人戀愛時》破億! 醫師揭密「腦動脈瘤」嚴重度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2949「腦動脈瘤」被稱作腦中的不定時炸彈,北投健康管理醫院沈彥君主任醫師提醒,腦血管疾病以腦中風為主,「腦動脈瘤」屬腦血管相關疾病。由衛福部統計歷年的國人10大死因排行中,國人因「腦血管疾病」死亡排名長年位居前5名,根據2019年統計排行為國人10大死因第4名,有12,176人因此失去寶貴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