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腦血管疾病
-
腦中風辨別有方法!遵守FAST口訣 把握黃金3小時救命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278現在缺血性腦中風不再只有靜脈內注射或是吃抗血小板藥物治療而已。在符合特定的條件,經醫師評估以後,可以進行動脈血管內血栓移除手術(endovascular thrombectomy, EVT),以外科介入的方式來治療在大血管阻塞的急性缺血中風。 -
小雪報到!進入慢性病高發期 中醫師提醒養身注意要件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2376小雪是24節氣中的第20個節氣,每年國曆11月22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240°時為小雪,是降水與氣溫的節氣。中醫師康涵菁表示,此時早晚氣溫低,是許多慢性疾病的高發期,尤其本身有心血管疾病者、抵抗力較差者需特別注意舊疾復發。 -
110年國人平均80.86歲! 內政部揭惡性腫瘤減損壽命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2245內政部今(14)日公布「110年特定死因除外簡易生命表」,內政部表示,110年國人一般平均壽命為80.86歲,如排除國內10大死因前3位的惡性腫瘤、心臟疾病及肺炎,平均壽命將可分別提高3.84歲、1.56歲及0.91歲,顯示惡性腫瘤對平均壽命的影響最為明顯。 -
吃藥傷身是誤解?偏頭痛需用藥! 忍不了才吃影響藥效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612許多人有過偏頭痛的恐怖經歷,發病時,生不如死、度「秒」如年,部立台北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郭宇倢為偏頭痛老病號,罹病20、30年,她呼籲,病友們不要逞強,忍著痛不用藥,唯有正確用藥,才能與疾病共存,逐漸降低發病頻率。 -
10大死因半數慢性病! 國健署教你用健檢報告自我評估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903依據衛生福利部110年國人10大死因統計,超過一半以上的死因與慢性疾病有關。為了及早預防慢性疾病,國民健康署發展出1套適用國人的「慢性疾病風險評估」模型,只需輸入健康檢查報告上的數據,3個步驟就能預測未來10年內罹患5種主要慢性疾病(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壓、腦中風、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風險。 -
國衛院合力長庚、宏碁! 建構「肥胖症智慧預測系統」
醫藥衛生 / 智慧醫療24372021年國人10大死因中,癌症、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等8項與肥胖相關,如何發病前精準預測,為醫界追求目標。國衛院、長庚體系、宏碁智醫攜手開發「肥胖症智慧預測系統」,現已建立5項疾病預測模式,可預測冠狀動脈阻塞率,精準度達74%。 -
李宏信醫師投身公益 定期辦健康講座提升全民健康意識
醫藥衛生 / NOW人物2871因此中華民國防高血壓協會例行舉辦公益演講,邀請的講者都是醫界專業人士,包括:曾擔任世界腦神經外科學會會長、台大醫院腦神經外科主治醫師杜永光,主講腦中風的預防及治療;台大醫學院名譽教授曾春典,主講高血壓與冠心病的治療與預防等。 -
血壓不控增「3疾病」風險 平均1天有17人因高血壓歿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2353每天約有17人,死於高血壓性疾病,根據108年衛福部國人死因統計資料顯示,高血壓性疾病為國人10大死因的第8位,總共有6255人死於高血壓性疾病,平均每天約有17人死於高血壓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