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腦血管
-
補教老師血糖高不願吃藥! 糖尿病症狀出現才開始後悔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4144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吳佾璇表示,臨床門診中經常遇到初診斷「第二型糖尿病」的病人,會提問道「醫師,我一定要吃藥嗎?」或「藥要吃到什麼時候?」甚至「我沒有不舒服為什麼吃藥?」、「不吃藥會怎麼樣?」…等問題,之後就會消失一段時間,等到病情加重,才又看到患者面露羞澀回診就醫。 -
《營養及健康飲食促進法》三讀通過 散播假訊息可開罰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6358歷經40年,立法院今(15)日終於三讀通過《營養及健康飲食促進法》,賦予推動營養及健康飲食促進之法源依據,新法上路後,如果傳播不實之營養及健康飲食訊息,有影響健康之虞者,縣市主管機關應令其限期改正;屆期未改正者,最高可處30萬元罰鍰,並得按次處罰至改正為止。 -
有效揪出腦中風!解析電腦斷層優點 戴這物恐影響判讀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585食藥署說明,電腦斷層掃描儀的原理,是利用X光穿透身體不同組織密度所產生的訊號差異,再用電腦計算、重組出身體切面影像。電腦斷層的優點是檢查速度快、影像清晰、解析度高、解剖位置容易分辨,特別是針對組織密度差異大的區域,影像呈現的效果較佳,也適用多種身體檢查,如腦部創傷出血及腦中風,故常用於急診診斷。 -
小雪節氣轉冷吃什麼? 中醫推2茶飲、溫補食品助養生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586今年的小雪節氣是11月22日,小雪節氣後,氣溫下降,但大地尚未過於寒冷,雖開始降雪,但雪量不大,故稱為小雪,此時萬物失去生機,天地閉塞而轉入嚴冬。《黃帝內經》:「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是氣之常也,人亦應之。」此句說明相較於春夏和秋季,冬季更應著重補養身體。小雪過後,寒氣加劇,舊病復發率上升,尤其是心腦血管疾病。所以冬季一定要保持良好的作息時間和生活規律,還要加強鍛煉。 -
腦中風取栓術健保放寬給付! 黃金治療期延長至24小時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3815中央健康保險署為爭取搶救治療關鍵時機,於112年11月1日放寬「急性缺血性腦中風機械取栓術」執行時間,現行適應症為「腦血管前循環在發作內8小時內執行」,考量部分腦中風病人因睡眠、獨居及偏鄉等原因,致未能及時送醫,錯過治療時機,並參考國際實證和臨床指引建議,由原先「限前循環在發作內8小時內使用」,延長至「24小時內」,充分掌握腦部血管栓塞後再灌流之黃金時間,改善病人預後,預估1年約新增565人次受惠,預算約1.13億點。 -
腦中風8大危險因子不可不慎! 提升健康識能加強防治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759腦血管疾病為111年國人10大死因的第5位,且依中央健康保險署110年全民健保統計資料顯示,全國腦血管疾病的就醫人數達43.7萬人,其費用占總醫療費用比率排名第7位,顯示腦血管疾病影響國人健康及醫療費用負擔甚鉅。 -
入秋早晚溫差大血管健康要顧好 補充1成份慎防腦中風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18516新北順安復健專科診所滕學澍醫師指出,像是血壓上升、心血管疾病和腦中風急性發作等,主因便是氣溫驟然降低會造成血管快速收縮,促使血壓上升,輕則增加末梢肢體血液灌流不足的情況,導致手腳冰冷、肢體麻木感、疲倦、水腫等症狀;而高血壓患者在接觸到冷空氣使血管收縮、血壓上升時,可能會出現頭暈、噁心、嘔吐等症狀,嚴重恐引發心血管疾病或腦中風急性發作。 -
寒露到來天氣轉寒!民眾容易腹瀉 專家:注意腹部保暖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737俗話說「白露身不露,寒露腳不露。」意指白露節氣一過,穿衣就不能再赤搏露體,應注意足部保暖。中醫師賴睿昕說,隨著天氣轉涼逐漸增添衣物,但添衣不要太多、太快,適度接受一些寒冷可以提高皮膚及鼻黏膜的耐受力。另外,秋季是腹瀉的多發季節,應特別注意腹部保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