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腫瘤科
-
成人急性淋巴性白血病7成復發率 1療法爭取存活助延命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89196急性淋巴性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簡稱ALL)在我國2021年男性與女性癌症死亡排行中排名第10名,屬於高致命性、低存活率的血癌,發病初期症狀不典型,但病程發展卻非常快速,短短數週就可能造成生命威脅。其好發於兒童患者,但相較於癌童有高達85%以上的治癒率,成人患者因治療難度較高,復發風險高達7成。 -
過半女性未定期乳癌篩檢! 調查:9成認為應下修年齡
癌症新知 / 乳癌3665乳癌長年為我國女性癌症發生率第1名,更為婦女常見死因第2名,且標準化發生率及死亡率皆逐年緩升,是大家顯而易見卻視而不見的「粉紅灰犀牛」。因此,在3月「婦女月」的尾聲,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TBCA)特別於27日舉辦「粉紅灰犀牛來襲 乳癌認知及議題態度調查」發佈記者會,公布史無前例針對國內女性及病友的雙軌調查研究,並提出廣篩早治、生育保存、心理支持等6大呼籲。 -
凱特王妃證實罹癌!為何做預防性化療? 醫曝幾種原因
健康養生 / 名人健康3514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逝世後,威廉王子與凱特王妃成為皇室焦點,不過,去年年底凱特王妃突然消失於大眾眼前,不再參加公開活動,今年年初,英國皇室主動公布她接受手術的消息。日前凱特王妃在社群證實她年初手術後確診罹癌,如今正積極接受治療「預防性化療」,目前處於治療的早期階段。 -
癌友就醫好選擇! 國健署推全台67家癌症診療品質醫院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5524根據國民健康署癌症登記資料顯示,110年癌症發生人數為12萬1,762人,民眾罹癌時如何選擇可信任的醫院,是最迫切的問題。國民健康署表示,目前全台共有67家醫院通過「癌症診療品質認證」,已有8成5以上癌症病人於這些醫院接受治療,是癌友值得信賴的抗癌靠山。 -
癌友放療後小心皮膚炎!傷口多在右背部 這族群勿忽略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866文章也可以用聽的 文 李政純 一般民眾比較熟知的是癌症患者在經過開刀切除腫瘤之後,通常需要做化療或俗稱「電療」的放療,全面性的不放過任何一個癌細胞;但其實除了在切除腫瘤後之外,有時候,放療也可以在手術前來縮小腫瘤大小,使手術更容易進行。甚至是對於一些不適合手術的大腫瘤,放療可以用來縮小腫瘤尺寸,進而減輕症狀,使其他治療方法更容易進行。 高雄榮民總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 -
甲狀腺癌放射碘治療的下一步! 醫師詳解標靶治療契機
癌症新知 / 抗癌密碼15426甲狀腺癌已經蟬聯好幾年「女性癌症好發第4名」,好發於35至55歲女性,因此,趁世界癌症日之際,建議有家族史的高風險民眾,應定期進行甲狀腺超音波檢查。另外,男性、發現晚、腫瘤大、基因變異都是預後不佳的影響因子,建議男性也不應疏忽甲狀腺癌,若脖子有異常腫塊,應盡速就醫檢查,及早發現、及早治療,才能幫助預後良好! -
前新北市社會局長張錦麗淋巴癌病逝 醫曝6警訊勿輕忽
健康養生 / 名人健康3850前新北市社會局長張錦麗罹患淋巴癌,不幸在2月2日病逝,享年63歲,由於淋巴癌早期沒有明顯症狀,容易讓人誤以為是感冒而輕忽嚴重性,延誤就醫。淋巴癌是台灣男性10大癌症死亡原因的第8名,女性10大癌症死因的第9名。醫師提醒,如果出現久咳不癒、夜間盜汗、持續發燒、淋巴結腫脹、體重減輕、疲倦等6大症狀,要儘快檢查。 -
爭取「胰腺」生機! 台大AI診斷助早期揪出胰臟癌病灶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11016胰臟癌為台灣2022年第7大癌症死因,美國也預估胰臟癌將在2030年之前成為全美第2大癌症死因。台大醫院整合消化內科與外科、影像醫學科、腫瘤醫學與放射腫瘤科,及營養師、護理師與病患個案管理師打造胰臟癌多科團隊,從診斷、外科手術、化學治療、放射治療、併發症處置、支持與緩和治療,全面提升胰臟癌的治療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