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腸胃內科
-
胸痛冒冷汗以為是主動脈剝離 就醫檢查竟是總膽管結石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754收治此病患的蔡松茂醫師表示,總膽管結石的症狀常見會有上腹痛、發燒及黃疸,像羅先生這樣以心窩痛的表現較為少見。 -
疫情期間遠距醫療鬆綁 慢性病複診病人通訊診療4步驟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116疫情嚴峻,許多慢性病患不敢回診領藥,健保署啟動啟動「遠距通訊診療」2.0版,有就醫需求者可以上網掛號預約,醫師透過遠距視訊,評估病情、開立處方,目前已有4,000多家醫療院所提供通訊醫療服務。 -
適量使用止痛藥 實測能有效減低胃鏡不適感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940謝毓錫指出,西方國家的胃鏡檢查多採取麻醉方式,但在台灣及其他亞洲國家,胃鏡大部分是在沒有麻醉的情形下進行。雖然有部分的病人可以輕鬆地完成檢查,但是有約40%病人覺得很不舒服,甚至因此無法完成檢查或拒絕後續的追蹤,影響病情的診斷及治療。 -
怕照大腸鏡錯失治療良機 水大腸鏡減輕疼痛感新選擇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467謝毓錫醫師表示,許多民眾害怕大腸鏡檢查疼痛,又擔心麻醉風險,未能及時接受檢查而錯失早期發現、及早治療大腸癌的時機。因為健保沒有給付內視鏡麻醉,台灣大腸鏡檢查很多都是以無麻醉的方式進行。其實在有經驗的醫師手中,大部分患者做大腸鏡時不需要麻醉即可完成。 -
皮膚癢病情不單純 老翁肝腫瘤引發全身搔癢
癌症新知 / 肝癌6803為何肝臟不好,皮膚就會發癢?林志明解釋,肝臟主要製造膽汁,由肝細胞分泌到膽管,膽汁匯集後通常先存在膽囊裡,需要幫助消化時,才將膽汁排入十二指腸。一旦肝臟、膽或胰臟因為發炎、腫瘤或服用藥物等原因,造成膽管阻塞、膽汁鬱積、排泄不順,大部分膽汁就會跟著血液全身跑,累積在皮膚上,造成搔癢等症狀。 -
他肝癌復發 65歲歷經4次手術仍重返職場
癌症新知 / 肝癌4444肝炎、肝硬化、肝癌為肝病3部曲,嚴重危及國人健康,一旦罹癌很容易復發,65歲蔡先生就因腫瘤不斷復發,前後共動了4次手術,服用一、二線標靶藥物合併血管栓塞治療,才終於讓病情穩定下來並重返職場。 -
春酒貪杯喝過頭 當心食道出血樂極生悲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952喝酒喝到吐血,這可不是危言聳聽,國泰綜合醫院腸胃內科主治醫師江技坤指出,每年春節前後總會收治過度飲酒的個案,有人劇烈嘔吐,有人則喝到食道撕裂傷,引發大出血,最近公司聚餐春酒時,切勿飲酒過量,以免樂極生悲。 -
食道持續異物感 3.6公分大魚刺惹禍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647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耳鼻喉科主治醫師謝宇翔說明,院方首先為老先生進行喉纖維內視視鏡檢查,無異狀,但X光檢查發現在喉環狀軟骨後方的上食道有3公分的線型異物,當下安排胃鏡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