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腸道細菌
-
喝咖啡有益腸道菌群健康 可望降低罹患慢性病風險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404最近有個新的研究顯示,常喝咖啡的人能擁有更健康的腸道菌群,幫助降低罹患慢性病的風險,研究由論文的第1作者,貝勒大學的Shawn Gurwara博士,在2019年度美國胃腸病學學會(ACG)中發表。 -
上班族逾半排便不順 優酪乳喝2周實測結果大公開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50林俐岑營養師指出,國內上班族高達半數有排便不順的問題,而排便順暢是消化道機能正常的重要指標。像是一星期排便少於3次,硬便或排便困難等,都是需要注意的問題,這也和腸道細菌叢生態的平衡有關。且調節好細菌叢生態,也能幫助消化,因此顧好腸道菌叢會是現代人重要的課題。 -
人間6月病腸腸不舒服 吃對水果遠離腸胃不適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32816月病是種心理障礙綜合症,來自環境變更與席捲而來的生活壓力,患者常感到不安、焦慮、憂鬱、情緒低落、容易疲勞、失去幹勁、渾身無力、沒有食慾等,甚至判斷能力及思考速度均急劇下降,也會出現便祕、腹瀉、頭暈、噁心等生理症狀,大大影響學業、職場表現及生活品質。 -
低腹敏3階段飲食 緩解腸躁症不適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2735「低腹敏飲食」並非只是避免攝取特定食物,而是必須在醫師、營養師建議之下分3階段進行,以找出患者對個別食物腹敏狀況,提出相應之飲食建議:另外也提醒,採取低腹敏飲食,可能會減少蔬果雜糧類的攝取,長期使用可能會造成營養失衡,故一般健康人在無腸道症狀時也不建議採取此方法,而特殊對象如:幼兒、老人、飲食不正常者也不適用。 -
抗生素別濫用 中老年婦女尤其要當「心」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6589研究人員表示,抗生素會導致心臟病的原因可能是改變了腸道細菌的平衡,破壞益菌,使其他可能導致疾病的病毒增加。過去也有研究指出,腸道環境的變化會引起發炎和血管、中風和血管狹窄。 -
糞便移植改善腸道健康 有助自閉兒症狀減輕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815研究指出,使用「微生物轉移療法」(MTT,簡稱「糞便移植」)可以對診斷為自閉症類群障礙(Autistic Spectrum Disorder,ASD)的兒童產生長期有益的作用。 -
天冷泡湯正當時 這裡沒洗淨恐成大腸桿菌溫床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929入冬以來氣溫漸低,泡湯成為熱門休閒活動,不過,專家提醒泡湯時應該多觀察溫泉是否流動,以免孳生病菌,因為溫泉溫度差不多在40度左右,這是細菌最喜歡的溫度,如果入池之前沒有洗乾淨屁屁,屬於腸道細菌的大腸桿菌就可能汙染水質危及健康。 -
停止濫用抗生素! 腸內菌相失衡影響免疫修復
醫藥衛生 / 藥品安全42國內抗生素使用氾濫,中研院動物實驗發現,濫用抗生素將導致腸道菌相失衡,進而影響免疫系統的修復功能,心肌梗塞模擬手術中的小鼠死亡機率大增,大多數是死於心臟破裂。本研究於10月8日刊登於《循環》(Circul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