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腸道菌相失衡
-
亞健康占7成!你身體不舒服恐是機能失衡? 1招助改善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222許家彰醫師指出,硒是1種重要的微量元素,在人體中扮演抗氧化、抗發炎、強化肝臟排毒與調節免疫系統的角色。特別是對於腸胃吸收功能較差的亞健康族群,口服保健食品未必能充分被人體所吸收,改採營養點滴形式,能讓細胞更快速有效地利用。 -
擺脫公主病! 整合療法助纖維肌痛症患者告別長期疼痛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639150多歲的林女士,半年來深受全身性疼痛困擾,她形容疼痛如電擊般遊走全身,並伴隨灼熱感、失眠及情緒低落,嚴重影響生活。她輾轉求醫,最終確診為纖維肌痛症,但服藥後常感頭暈噁心,疼痛改善也不明顯。後來至台中長安醫院神經內科求診,經調整藥物並結合靜脈營養點滴療法,疼痛減輕約8成,且藥量降至最低,生活品質顯著提升。 -
腸胃不適卻查無病灶! 當心可能是「腸腦互動」出問題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195您也經常容易有消化不良、脹氣或是便秘、腹瀉等問題嗎?現代人生活壓力大、缺乏運動,加上飲食不均衡,腸胃不適成為普遍的問題。根據2024年聯安診所健康檢查數據統計,腸胃健康方面的困擾位列第一,聯安預防醫學機構總院長鄭乃源提醒,民眾若已接受器官檢查,例如腸胃鏡、腹部超音波等項目,報告中沒顯著異常狀況,但不舒服症狀仍在,就有可能是功能性的腸胃障礙問題。 -
孩童長不高是消化差? 調查:9成孩童消化不良矮9公分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337現代人飲食、生活作息不健康,常有腸胃系統的毛病,此現象竟也延燒至還在成長階段的國中小孩子。根據台灣營養基金會最新調查發現,近9成學童3個月內曾遇消化不良狀況,其中3成以上每周出現超過1次(含)以上,腸胃健康狀況令人擔憂。台灣營養基金會董事吳映蓉表示,從中觀察到,和沒有腸胃問題的孩子相比,3個月內曾遇消化不良者,平均身高竟矮了9公分。 -
停止濫用抗生素! 腸內菌相失衡影響免疫修復
醫藥衛生 / 藥品安全43國內抗生素使用氾濫,中研院動物實驗發現,濫用抗生素將導致腸道菌相失衡,進而影響免疫系統的修復功能,心肌梗塞模擬手術中的小鼠死亡機率大增,大多數是死於心臟破裂。本研究於10月8日刊登於《循環》(Circulation)。 -
慢性疲勞經常累到掛 可能這裡出問題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993經常覺得疲累,卻又找不出原因,小心可能是腸胃道出了問題!國內一項調查發現,腸胃健康與慢性疲勞的確互有關聯,而國外研究也顯示,慢性疲勞者的腸道菌相與健康人不同。 -
腸道菌相失衡 加速阿茲海默症惡化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4451國家衛生研究院分子與基因醫學研究所研究員莊志立指出,阿茲海默症是常見的神經退化性失智症,好發於65歲以上,台灣每5名80歲以上老年人,就有一人罹患此病,比率相當高。
-
糞便萃取腸道菌 腸炎治癒率更勝抗生素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2353腸胃健康就能免於多種疾病的說法已經陸續被證實。台大醫院內科部主任醫師吳明賢指出,腸道菌與人體的免疫與代謝系統有重要的關聯,腸道裡逾500個菌種,連糞便的重量都有半數來自腸道菌,就像是「人體的另一個器官」。若腸道菌相失衡,可能引起腸躁症、大腸癌、心血管疾病、代謝症候群、過敏或精神相關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