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腸道蠕動
- 
                            	
                                   	  英研究:每天3顆奇異果 可改善腸道蠕動擺脫慢性便秘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4491現代人因飲食不均、作息不規律與生活壓力大,常出現排便不順的情況。現代人因工作壓力、生活不易深受便秘所苦。便秘通常被定義為每週排便次數少於3次,若症狀持續超過3個月,並伴隨糞便乾硬、腹脹、腹痛或噁心等不適,則被歸類為慢性便秘。對此,由倫敦國王學院研究團隊主導、英國飲食協會正式背書的最新飲食指南指出,奇異果是改善便秘的關鍵食物之一,每天食用約3顆即可促進腸道蠕動,此份研究結果於2025年10月聯合發表在《人類營養與飲食學雜誌》和《神經胃腸病學與動力學》兩份國際期刊,是首個針對成人慢性便秘的循證飲食方向。
- 
                            	
                                   	  預防肝衰竭與病變! 慢性B肝帶原者應定期追蹤及治療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5696日前1名75歲的退休教授,平日生活規律、作息正常,近期卻因持續數天的疲倦、噁心、嘔吐與厭食等不適症狀,自行前往急診求診。醫療團隊進一步檢查後,驚見其肝功能異常指數飆高,並伴隨茶色尿、黃疸、腹脹與下肢水腫等症狀。經腹部影像檢查確診為肝硬化合併肝門靜脈高壓與食道靜脈瘤,體內亦有大量腹水,病情嚴重。醫師提醒,長者即便平日健康,一旦出現明顯身體異常,應儘早就醫,以防病情惡化。
- 
                            	
                                   	  夏日清爽飲食竟惹禍? 20歲妙齡女便秘合併痔瘡與肛裂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856「醫師,我上廁所時痛得像被刀割一樣!」一名20多歲女性因夏天常以罐裝沙拉、冰涼飲品代替正餐,甚至經常跳過早餐,導致腸道蠕動減緩、糞便乾硬,最後引發痔瘡與肛裂,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奇美醫院大腸直腸外科周家麟醫師提醒,均衡飲食、規律排便,避免腸道疾病上身。
- 
                            	
                                   	  你知道白鳳菜的好處? 專家推顧肝、降三高等4大功效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5480白鳳菜又名「白紅菜」,是菊科菊三七屬的藥用植物,為臺灣特有種植物,常見分布在台灣的濱海地區。康寧醫院營養師陳詩婷說明,白鳳菜的菜身跟紅鳳菜很像,只不過葉子背面沒有紫紅色的花青素,經常被使用在中醫的藥用藥材。
- 
                            	
                                   	  避免掉體重!抗癌飲食3大重點 熱量、蛋白質與抗氧化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8583癌症已連續數10年位居國人10大死因之首。在抗癌過程中,營養不良是常見的挑戰之一,這不僅可能削弱體力,還可能影響治療效果與疾病預後。因此,良好的營養攝取對癌友而言顯得格外重要。適當且均衡的飲食,不僅有助於增強體力、減輕治療過程中的副作用,更能提升整體生活品質。以下內容由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營養師陳鈴如整理,提供1份實用的癌症飲食指南,包含3大飲食方針以及2個簡易食譜,期盼能協助癌友獲得充足營養,強化身體對抗疾病的能力。
- 
                            	
                                   	  豌豆算蔬菜類嗎?營養師:豌豆莢是 豌豆仁則是五穀類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4143豌豆是春季的代表性食材,其顏色翠綠且清脆爽口,簡單炒著吃就非常美味,也是家庭料理常見的食材之一。不過,豌豆究竟到底是不是蔬菜?吃豌豆能減肥嗎?豌豆不同部位的種類、功效與常見問題又有哪些呢?以下的豌豆大解析,讓你一次了解豌豆相關的營養知識。
- 
                            	
                                   	  小心高脂飲食改變腸道菌相 醫:部分壞菌恐誘發性早熟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4669民眾耳熟能詳的益生菌,除了整腸、減緩過敏等眾所周知的功效,腸道菌群的構成竟然還與肥胖、早熟的發生有關!肥胖作為一種慢性疾病,除了基因遺傳外,主要與生活型態有關。像是熱量攝取過多(如:高熱量且精緻的食物),消耗太少(如:相對低度活動),進而導致熱量累積並以脂肪的形式堆積在體內,造成肥胖。除此之外,近年來還發現,肥胖的發生也與腸胃道的特定微生物族群有關(致胖菌),相關研究表明,肥胖鼠與正常鼠有不一樣的腸道菌相,亦即特定致胖菌增多。
- 
                            	
                                   	  惱人腸躁症!自律神經失調引發胃腸失衡 中醫辨證論治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806門診經常遇到忙碌的工作者一到關鍵時刻就胃痛、背痛、四肢無力、急著跑廁所,但真的去廁所解決以後又沒辦法順利緩解症狀。每當關鍵時刻這些困擾的症狀出現時,是不是你的注意力就開始下降了?腸胃問題莫名成為工作上的拖油瓶。中醫師周大翔表示,臨床診斷通常將此情況歸類為「大腸激躁症」,又簡稱「腸躁症」,成因常來自現代人因為情緒因素及壓力影響引起自律神經失調,進而導致腸胃機能失衡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