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腹股溝
-
腎臟器捐難求 親屬移植成功率高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10747歲黃先生早年發現腎功能肌酐酸指數異常,靠著藥物控制維持健康,但4年前赴大陸工作後,腎功能惡化無法控制,必須洗腎。所幸太太及家人都願意捐出一顆腎,經身體檢查、血液配對,黃先生終於透過姐姐捐出的腎,成功完成腎臟移植,重拾健康。 -
羨慕!安心亞清涼打扮 女性最怕秀出濕疹肌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2224近來氣候逐漸轉熱,不少女性朋友也開始穿著清涼,一來消暑,二來也希望像安心亞一樣,展現自己保養多時的傲人身材,增添青春自信。只不過氣候時而驟雨,時而艷陽高照,空氣濕度飆高,衣著換了短袖,才驚覺皮膚出現大小紅疹,毀了白皙皮膚。 -
攝護腺癌標靶治療 海福刀可保雄風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2394三軍總醫院泌尿外科查岱龍主任表示,早期攝護腺癌症狀不易察覺,出現的症狀和攝護腺肥大相似;包括頻尿、解小便困難、尿的口徑變小、甚至疼痛及血尿等。早期診斷出攝護腺癌,五年存活率非常高,建議五十歲以上男性每年應接受例行肛門指診、攝護腺特定抗原PSA值檢查。晚期攝護腺癌症狀為攝護腺癌遠處轉移到骨骼,會造成疼痛或壓迫到神經。它的骨盆腔及腹膜淋巴腺轉移會壓迫輸尿管造成腎積水,有些會以頸部上鎖骨淋巴腺或腹股溝淋巴腺表現。 -
減脂新主張!冷凍溶脂把細胞凍死凋亡
醫美減重 / 美容整形2299現代人由於飲食過於西化,加上不愛運動,並養成日常久坐習慣等不良因素影響下,於是大部分人體約九成的多餘脂肪集中在腹部與腰部,男性最怕被別人封上「啤酒肚」,女性最擔心被別人稱為「小腹婆」,偏偏腹部與腰部的脂肪很難消除,而成為肥胖族心頭的大患。 -
小兒外科最常見 腹股溝疝氣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2433疝氣的症狀是腹股溝附近突起的腫塊;小孩用力如哭鬧、運動或站立時,腹腔壓力增加,腫塊會變大,躺下休息,腫塊會縮小甚至消失。若腫塊卡在腹股溝無法縮小時,呈現腹痛腹脹,躁動不安,嘔吐等,是疝氣的箝制現象,拖延過久(超過六小時以上)則會因血流供應不良引起腸道壞死甚至睪丸或卵巢的壞死,這就是絞勒性疝氣。因此發現有症狀的患者應及早接受手術治療。 -
冬春交替濕疹多 奇癢無比中醫對症下藥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785 -
青春期精索靜脈曲張治療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1351 -
近8成主動脈斷裂當場死亡 血管修補術搶救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1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