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腹部肥胖
-
懷孕初期成大腹婆 後期妊娠糖尿病風險高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1814加拿大 Toronto大學Michael醫院 的Leanne De Souza博士表示,這個研究一共有50位孕婦,年齡介於18至42歲之間,透過高層次超音波去掃描她們的腹部,結果發現懷孕初期大約是11至14周的孕婦,腹部脂肪比較多的人,到了孕期24至28周的時候,比起懷孕初期腹部脂肪較少的孕婦,罹患妊娠糖尿病的機率會增加。 -
拜拜腰間肉 「腹爸」搖身變型男
醫美減重 / 體重管理41為了幫助國人及早發現肥胖與代謝症候群問題,國民健康署提供成人預防保健服務,包括腰圍、血壓、空腹血糖、三酸甘油脂及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等代謝症候群5項危險因子檢測。凡40到64歲民眾,每3年可享有1次,65歲以上民眾每年1次。 -
瑞典研究:噪音干擾荷爾蒙 讓人容易變胖
醫美減重 / 體重管理1254所謂的噪音,包括交通工具如汽車、火車、飛機等造成的噪音。研究這個議題的科學家表示,如果一個人在同一時間內接觸到的噪音來源只有一種的話,腹部迅速變大的風險增加25%;若同一時間內接觸到三種噪音來源,風險將增加近一倍之多。
-
細嚼慢嚥搭配正確進食順序 身材曼妙非夢事
醫美減重 / 美容整形2102營養師劉怡里表示,刻意節食不吃或少吃正餐的減重方式,容易造成反效果,減重者因餓到極限,累積巨大壓力,反而轉而大吃,形成所謂「溜溜球效應」。理想的減重方式應是三餐正常吃,聰明選擇飲食型態及進食順序,或是借助輔助食品,來增加飽足感,在不影響身體正常新陳代謝下減重,才算健康。 -
腰圍破表 肥腰男女恐罹慢性肺疾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123今年7月出版的加拿大醫學期刊(CMAJ,Canadian Medical Association Journal)中一篇研究,分析3648名新診斷為COPD的病患,在歷經7年調查發現,女性腰圍大於80公分,男性腰圍大於90公分,罹患COPD的風險比正常腰圍的人高出1倍。女性腰圍超過110公分(43.3吋),男性腰圍超過118公分(46.4吋),罹患COPD的風險則增加近2倍風險,顯示腹部肥胖者是COPD的高危險群。 -
台灣男人粗腰 三人中一人腰圍超標
醫美減重 / 體重管理3515國民健康署署長邱淑媞提醒,成人男性腰圍超過90公分,代表腹部脂肪(內臟脂肪)過多,將會影響身體代謝,導致肥胖、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等症狀及疾病,老爸們應及早改善生活型態,不要成為粗腰一族,才能守護親愛的家人。 -
遠離代謝症候群 定期量腰控制三高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1893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董事長孫璐西指出,國民健康署已將腰圍納入國家成人預防保健服務。為了讓更多民眾瞭解量腰圍的重要性,2013年基金會特別邀請到人氣偶像何潤東,擔任活動代言人,他呼籲大家不要只聚焦追求人魚線,更應該重視健康腰線。 -
爸爸腰圍超過90公分 抱不住幸福人生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9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理事長許惠恆表示,男性隨著腰圍的增加,過重及肥胖(BMI≧24)情形也隨著增加,罹患三高疾病及代謝症候群的比率也越高。腰圍超過90公分的男性,有代謝症候群的比率超過6成,罹患三高的機會是腰圍正常者2.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