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腿型
-
孩子O型腿別緊張! 骨科醫:這年齡以前矯正都來得及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0851名9歲女童Lucy因站直時雙膝間距過大,被母親帶至臺大醫院新竹臺大分院求診,經骨科部蔡凱仁醫師診斷為「O型腿」(膝關節內翻)。與家屬討論後,醫師建議進行「微創生長板導引手術」,術後追蹤1年,Lucy的腿型恢復筆直,不僅家長放心,Lucy也重拾自信。 -
《特管法》幹細胞治療助受損關節修復 免置換人工關節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4702根據衛福部統計,台灣人膝關節退化的盛行率為15%,全台約有350萬人飽受膝關節疼痛之苦,相當於每6.5人中就有1人有膝關節退化的問題,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骨科主任暨微創中心主任釋高上醫師表示,65歲以上逾3成有退化性關節炎,其中女性因受更年期荷爾蒙變化影響,以及BMI值超過24、體重過重者,工作需搬重物、長期久站或久坐,都容易造成膝關節磨損;另外,運動傷害如深蹲、跑步姿勢不正確,造成急性損傷卻不以為意,恐造成關節漸進式的累積傷害,臨床上發現,退化性關節炎也有逐漸年輕化的趨勢。 -
蘿蔔腿怎麼才能瘦? 這2種常見消除方式大PK!
醫美減重 / 美容整形2884要如何定義美腿標準?北投健康管理醫院-美容醫學中心黃志宏副院長表示,依比例來計算,大腿與小腿的長度比例為2:3;而小腿的腿圍也有一套計算公式,用身高公分數除以5就是完美腿圍。舉例來說一位身高165公分的女性,小腿肚的完美腿圍大約就是在33公分左右。 -
肉毒桿菌素消滅蘿蔔腿正夯 但不是人人都適用
醫美減重 / 美容整形4514開業醫美診所院長劉永麟醫師表示,粗壯小腿可以分成肌肉型、脂肪型和水腫型3種,必須先了解各種型態的成因,才能用對方法去改善。 -
夏天瘦小腿詢問度高 肉毒桿菌終結惱人蘿蔔腿
醫美減重 / 美容整形4294對此,擁有豐富醫美專業經驗的林君曄醫師表示,每個人小腿粗壯的原因不同,大致上可分為「脂肪型」和「肌肉型」2種。脂肪型較常出現在肥胖的人身上,因為肥胖而造成小腿脂肪較多。肌肉型則可分為先天型跟後天型,後天型較常出現在大量運動的人身上,因為不斷的訓練導致小腿肌肉肥大。 -
寶寶站起來! 爬走順序不打緊觀念正確才重要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15840一般來說,寶寶通常在4個月後會開始翻身,約6個月大後會開始想爬,7到10個月後,便會陸續出現站與走的動作,至於要能不用攙扶、放開手走,大多數的寶寶能在1歲4個月之前達成。巫漢盟表示,由於現在小孩的發育較好,家長其實不用擔心孩子過早學走路,反而更該擔心過了適當年齡孩子仍不會走路,這可能代表孩子有發展遲緩,或腦部、肌肉張力出問題,建議可去小兒科或兒童復健科就診、釐清原因。 -
寶寶背帶挑選原則 保護骨骼健康發育最重要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891新生兒關節面軟骨較厚,兩側韌帶的伸展性大,所以活動範圍較成人大,也讓幼兒骨頭不易折斷,但相對地關節的穩固性差,較脆弱,在外力作用下就易脫位,或發生彎曲、變形。 -
別把彈性襪當醫療輔助襪 兩者作用大不同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3938「工作好辛苦!」醫護人員、空姐、公司作業員等人,幾乎整天站立工作,雙腿易感覺疲倦、痠痛、沉重,甚至腳踝腫脹,因而有人穿彈性襪或醫用輔助襪來預防蘿蔔腿及靜脈曲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