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膝蓋
-
膝蓋上方疼痛不止應盡速就醫! 慎防髖關節缺血性壞死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5904如果髖關節、鼠蹊部莫名感到疼痛,且經過一段時間沒有好轉反而痛感加劇,甚至影響生活,當心髖關節缺血性壞死已找上你!骨科醫師表示,髖關節缺血性壞死大多因為遭受創傷撞擊、長期服用類固醇、酗酒等因素造成,初期可能症狀輕微,但隨著時間過去恐使股骨頭營養不足,退化、變扁,甚至變成空殼,因而導致缺血性壞死。若在病程早期給予增生療法等積極治療,復原機率大,也能避免走向開刀一途。 -
你的呼吸方式正確嗎?從這些動作練習 讓呼吸不再吃力
健康養生 / 好讀精選2980多數的人一生下來自然就會呼吸,不需要花費任何力氣,年齡低的孩童在呼吸時是輕鬆的,反而隨著年齡增長,可能因罹患疾病、情緒緊張、生活壓力、環境汙染等因素,有些人的呼吸越來越沉重、吃力甚至是有緊繃感,養成了不良的呼吸習慣,但這其實對我們的身體並非好事。為了改善民眾不良的呼吸習慣,啟示出版《神奇的自然呼吸:消除痠痛、舒緩壓力、提升免疫力,身心平衡的37組呼吸練習》提供37組改善方式,希望可以讓大家重拾輕鬆呼吸的感覺。 -
冬天不泡湯要幹嘛! 網友公認泡湯帶來好處第1名是它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223冬天低溫特報不斷,228連假期間又有冷氣團來報到,不少民眾都會選擇「泡湯」來暖和寒冷的身體,不管是在家中浴缸泡澡,或是在山中風呂泡溫泉,都是身心靈的一大滿足,在泡湯的同時還能夠減輕壓力、改善血液循環,好處多多!《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近3個月內「泡湯好處」話題的網路聲量表現,帶您了解網友熱議的5大泡湯好處有哪些。 -
全台2成口受退化性膝關節炎所苦 人工關節找回行動力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73390歲的陳阿嬤因左腳膝蓋長期疼痛,沒辦法走超過10分鐘的路,在朋友的介紹下,由家屬陪同至台北慈濟醫院就診。經骨科洪碩穗主任會診後發現左腳軟骨磨損嚴重且因受力不均造成有O型腿的現象,甚至有嚴重的脊椎側彎、骨盆傾斜。考量陳阿嬤已為高齡患者,手術風險較高,洪碩穗主任決定先予以玻尿酸舒緩疼痛,並教導膝關節復健的運動,期待能經由保守治療來改善其症狀。不過由於關節磨損嚴重,疼痛仍無法改善,最終決定接受「人工全膝關節置換手術」,術後恢復狀況良好,現已無需用助行器輔助,關節活動度也皆無異常。 -
年後甩油要成功!中醫公開消脂茶配方 加按穴位瘦更快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799過年連假期間一定免不了聚會上的大魚大肉、美食饗宴,但吃太油或太甜會讓血脂過高,甚至形成脂肪肝!中醫師康涵菁表示,以中醫角度來看,「脾虛夾濕」體質者,若平時壓力大、情緒緊繃,體內就容易累積代謝廢物,演變成脂肪。民眾若想消脂,平常可以飲用消脂茶或按摩穴道,維持身體健康。 -
蹲下去站不起來?關節炎總共分成5級 治療趨勢1次看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906許多人在上了年紀之後,會出現膝蓋關節發炎或疼痛的情形。根據統計,台灣60歲以上有15%至20%的人罹患退化性關節炎。不過,關節炎並非都與老化相關,也有可能是車禍外傷、開過刀、過度使用關節等所造成的結果,因此年輕人其實也有可能罹患關節炎。關節炎若沒有好好治療,久而久之,年紀漸長會變得不想活動,導致運動量不足,肌肉萎縮,進而造成肌少症,提高日後跌倒骨折的風險。 -
開車返鄉健康狀況愛注意 醫師提點上路前要注意這些事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2122疫情解封加上春節長達10天連續假期,不少人已經規劃好出遊或返鄉行程。如果是自己開車,除了要注意路況,也需要關心駕駛人的健康情形。 -
避免膝關節退化要減少運動? 醫打破迷思分析治療趨勢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813想避免膝關節退化只要減少運動就好?示康診所院長劉必涵醫師指出,有些人存有少運動就能避免膝關節退化的錯誤迷思,然而研究發現,長期運動的馬拉松選手藉著肌力訓練,反而能刺激關節滑液囊內的滑液進入軟骨,提供軟骨營養再將代謝廢物排擠出來。正確且適度的運動有助改善膝關節周邊的組織液循環、加強關節周邊肌肉強度,並不會增加膝蓋退化的風險。通常容易出現膝關節磨損受傷者,多半屬平常活動量低,且周末假日運動前無妥善熱身或運動過量的「假日運動員」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