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膝蓋
-
婦罹肌少症走沒幾步就氣喘吁吁 椅子瑜珈4動作助增肌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4699肌少症目前無特定治療藥物,主用透過和緩運動與飲食調整來改善,2023年哈佛學者統合分析結果也顯示,65歲以上長者練習瑜珈,對其行走速度、下肢肌力與平衡皆有助益。對此,台北慈濟醫院復健科醫師簡詠均提供4個「椅子瑜珈」動作,讓長者在安全的情況下,提高身體各方面的穩定性。 -
姿勢不良易引下背痛、脊椎側彎! 4大改善方法1次了解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4451姿勢是1個人脊椎彎曲並支撐身體的方式,非活動姿勢是指身體在休息或睡眠時的支撐方式,而活動姿勢則可以分為靜態(站立、坐著、躺著和跪著)或動態(行走、奔跑)。此外,姿勢不佳的人可能會因而表現出圓肩、身體疼痛、低頭駝背、彎曲膝蓋、疲勞和背痛等徵兆。 -
72歲婦膝蓋痛到不能走 中西整合疼痛治療恢復正常行走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437272歲的林女士因膝蓋疼痛持續數週,無法正常行走,一度需要依賴枴杖才能爬樓梯,就醫接受X光檢查後,確診為退化性關節炎,已達第3、4級退化的程度,透過中西整合針刀治療後,目前已經可以正常行走,甚至跑步。 -
《特管法》幹細胞治療助受損關節修復 免置換人工關節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4706根據衛福部統計,台灣人膝關節退化的盛行率為15%,全台約有350萬人飽受膝關節疼痛之苦,相當於每6.5人中就有1人有膝關節退化的問題,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骨科主任暨微創中心主任釋高上醫師表示,65歲以上逾3成有退化性關節炎,其中女性因受更年期荷爾蒙變化影響,以及BMI值超過24、體重過重者,工作需搬重物、長期久站或久坐,都容易造成膝關節磨損;另外,運動傷害如深蹲、跑步姿勢不正確,造成急性損傷卻不以為意,恐造成關節漸進式的累積傷害,臨床上發現,退化性關節炎也有逐漸年輕化的趨勢。 -
350萬國人恐面臨關節退化問題 醫:膝蓋卡卡不能大意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4097「坐著坐著,卻站不起;大腿無力,容易跌倒!」這應該是許多銀髮族貼身寫照,衛福部統計,國人膝關節退化盛行率高達15%,全台約350萬人飽受行動力退化與疼痛之苦,醫師提醒,應該及早預防關節磨損,精準補鈣,顧好骨本。 -
穿錯鞋子竟會使骨盆脊椎變形 復健醫師教你如何挑好鞋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195民眾在挑選鞋子時要適當地調整、考慮足弓形狀,舉例來說扁平足的人可能需要有足弓支撐的鞋子矯正,高足弓的人可以選稍微高一點的鞋子,支撐感、舒適感都要充足。另外,不同運動和活動需要不同機能的鞋子,例如打籃球需要跳躍,適合有保護腳踝功能的籃球鞋、網球鞋要抓地力夠強、而慢跑鞋及久穿的休閒鞋,則需要有彈性,以減少對腳底的壓力。 -
婦人騎車自摔造成左膝關節壓迫 不處理恐要換人工關節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515長安醫院骨科醫師洪舜奕表示,當我們膝關節彎曲或是走路時,脛骨平台會接收大腿骨傳遞的重量,若關節面高度有落差,將難以行走,最後導致創傷性關節炎,甚至可能需提早置換人工膝關節,因此受傷後一定要儘速治療。 -
遭妻踹膝蓋竟意外發現腫瘤 良性骨內囊腫無症狀易輕忽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802良性骨內囊腫是部分骨頭在發育過程中,發生空洞現象,常見於20至40歲左右的病人,尤其是膝關節周圍的長骨,經常可見。因為膝蓋有6公分大小,這名男子的腫瘤只有2公分,不會影響日常生活,只要每2年追蹤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