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膽經
-
「鏟子超人」辛苦了! 中醫推防中暑和緩解肌痛這樣做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2862花蓮縣光復鄉因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而受災,來自各地的「鏟子超人」紛紛湧入協助清理和復原工作。但天氣炎熱,長時間進行鏟除沙泥與搬運重物,可能出現「中暑甚至熱衰竭或肌肉酸痛甚至橫紋肌溶解症」等不舒服情況。讓我們從中醫視角提供一些自我預防或症狀處理小撇步,希望這些前線英雄及居民能好好照顧身體,更安全地投入救災。 -
蕁麻疹、濕疹、汗皰疹、乾癬 常見皮膚病中醫排解有方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5714鄭愛蓮醫師強調,在經過這段「過渡期」之後,濕疹症狀會明顯好轉,發出的小水泡也會愈來愈少,排毒回到正常排泄路徑,皮膚病灶經過結痂、脫落和修復,就能恢復正常。然而,門診中也常遇到有患者無法撐過排毒期,先去西醫打針吃藥,待緩解後再來尋求中醫調理,如此一來又得從頭開始。 -
乾癬患者秋冬怎麼吃? 秋燥應避開海鮮、牛羊肉、辣椒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5295時序入秋,早晚溫差變大,氣候也變得較為乾燥,免疫力相對容易下降,「秋燥」易傷肺,皮膚也容易發癢,或乾癬復發,尤其有乾癬病史者,夏天往往改善很多,若未持續治療,一到秋冬因為飲食不節制、作息不正常,皮膚病灶很可能又復發。 -
按摩穴道好處多! 中醫師教你用按摩瘦腿、排毒治中風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813花蓮慈濟醫院中醫部醫師林諭臨指出,「陽陵泉穴」位於腳上,是筋所交會之處,筋傷陽陵泉指的就是,抽筋、扭傷、拉傷、關節緊繃或者萎軟無力,都可以透過陽陵泉穴來做調理改善症狀。而除了筋傷之外,由於陽陵泉穴屬於膽經的合穴,還能專治膽腑的疾病,尤其是濕熱鬱積膽腑時,會造成口苦、咽乾、目眩、善太息等症狀。 -
刮痧緩解中暑 刮痧部位、刮痧順序、刮痧方式1次搞懂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8118夏季天氣炎熱,很容易中暑,中暑主要原因是在身體散熱不均,當從戶外到室內,身體溫度慢慢升高,這就好像溫水煮青蛙,身體散熱系統出現障礙,此時也代表身體氣血不循環,中暑是因為暑氣「熱升冷降」,因此病症會集中在人體上半部。中暑的症狀包括了頭暈目眩、肩頸僵硬、容易疲倦、四肢痠軟、嘔吐、腹瀉、腹脹、頭脹痛、體溫升高、覺得補充再多水也無法解渴、心悸等。 -
中醫治乾燥症!對症下藥改善日常 緩解眼乾、口乾問題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4350中醫師周宗翰表示,身體有火氣的燥熱體質可能導致乾燥症,主因在於肝火旺則傷津液,恐引起血瘀,一旦血液循環不良容易引起乾燥症,中醫常常會使用黃連、柴胡、黃芩、龍膽草、石斛等滋陰降火的中藥來改善症狀。 -
遠離乾癬復發!春天積極調理助修復 醫揭飲食生活禁忌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5459時值入春,氣候變化多端,乾癬病症仍不易完全消退,聖元中醫院長鄭愛蓮醫師表示,此時應積極調理,可望加速修復,到了夏天陽光充足時,乾癬症狀有機會明顯減輕。而誘發乾癬成因很多,通常是由先天基因遺傳或個人體質,再加上後天環境、氣候和壓力等因素交互影響所致。 -
年終聚餐難享「瘦」!中醫3招變易瘦體質 女性多1利器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4415張若偉院長進一步說明,搭配中藥減重也對身體脂肪燃燒有幫助,透過提供能量、控制食慾、幫助消脂、增肌,提高身體代謝率,因人而異調配比例;亦可搭配埋線、穴道按摩刺激,達到讓局部線條更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