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膽經
-
熬夜不只爆肝 溼疹病情恐大爆發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1320長期熬夜不只爆你的肝,也可能會讓溼疹患者病情一發不可收拾。治療溼疹臨床經驗豐富的中醫師鄭愛蓮表示,改善溼疹首要關鍵在於不要熬夜,若不得已得加班熬夜,建議飲食少吃海鮮、牛、羊以及辛辣刺激食物,改吃豬、雞肉類,搭配中醫調理體質,排除體內溼氣,就不怕溼疹來搗亂。 -
春暖花開養肝好時機 中醫教你護肝4秘訣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1307春暖花開,氣溫回升,這個季節做什麼最好?中醫師認為,春季也是人體肝氣盛、活動力強的時刻,氣溫逐漸暖和,只要充足的陽光和能量,陽氣就會旺盛,順應自然規律,補充陽氣,肝血自然活絡,顧肝保肝。 -
搔癢難耐癬為人知 中醫從內調理除病源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1005入冬冷氣團接力發威,低溫籠罩下,不少乾癬病患又開始發作,頭皮、四肢、臉部甚至私密部位等冒出紅色斑塊,伴隨搔癢而困擾不已。且乾癬容易反覆發作,相較於其他皮膚疾病,治療期會再拉長。 -
冬季手腳冷吱吱 足蒸促進微循環改善虛寒體質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1109提起足蒸,大家可能有點陌生,但大家一定知道各大溫泉名勝都可見到的足湯,兩者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泡過足湯的朋友也許有泡到全身飆汗的經驗,足蒸也有相同的效果。在足蒸飆汗的過程中,能將體內溼氣、毒素隨之排出體外,達到活血化瘀的作用,讓手腳不再冷冰冰。做足蒸20分鐘等同跑步60分鐘的運動效果,因此對於下班累到不想動的女性朋友來說,是最好的紓壓方式。
-
肝膽經運行時未能入睡 難纏溼疹趕不走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862臨床上常遇到溼疹病情反覆發作,主因為體內溼氣無法正常代謝,若脾胃生冷不忌,就會增加代謝困難,再加上習慣熬夜晚睡,體內累積的毒素無法正常排出,導致腎氣不足、五臟六腑失衡,皮膚疾病如溼疹自然就蠢蠢欲動、伺機而出。 -
中醫治療溼疹 清潔、內服、外用三管齊下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656中醫認為「千寒易除,一溼難去」。尤其台灣氣候潮溼炎熱,多數人夏日都待在冷氣房裡,加上生冷不忌,冬天又異常寒冷,體內的溼氣經年累月不易去除,婦科如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異位或痛經症,也多少與此相關。中醫師鄭愛蓮解釋,中醫治療溼疹初期是以調理體質和排除溼氣為主,促進肝腎脾胃利溼、健脾、益氣,當身體毛細孔張開後,會誘發體內自動排出溼毒廢物。初期會看似溼疹症狀加劇,可能歷經1、2周甚至2到3個月不等,因人而異,但只要熬過這段治療過程,後續病況就會大幅且明顯改善。
-
舒緩路跑後疲倦 自備中藥茶飲益氣提神
醫美減重 / 運動健身3927持續路跑,還可提升心肺功能,促進代謝,增加腦部循環,增強肌肉耐力,達到提升免疫力、舒緩身心壓力、預防心血管及呼吸系統疾病,並減緩身體機能退化,可說是好處多多。
-
三伏天忌冰飲 夏日溼疹不上門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505現存最早的中醫理論著作《黃帝內經》曾提及,夏季調整飲食、養生,可以預防冬天疾病的發生,尤其是鼻子或皮膚等過敏疾病。俗話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痰溼體質」的形成,絕非短時間,而是長時間喝冰飲、嗜吃甜點,以及生活作息不規律,熬夜、抽菸等習慣所引發體質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