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膽道
-
便便好臭是腸道警訊? 出現「3形狀、4異色」要小心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260胃腸肝膽科醫師許文峰表示,排便頻率從1天3次到3天1次都是正常的範圍,依照個人的情形而定,有人吃得很少或是腸道蠕動較慢,可能3天才排便1 次,有人排便較順暢,1天可以大便2~3 次,如果大便的形狀、顏色都正常,就代表腸道很健康。 -
圖解巴塞隆納肝癌分期 徹底了解肝癌治療策略
癌症新知 / 肝癌4115黃怡翔主任說明,肝癌初期通常沒有症狀,需要利用腹部超音波、電腦斷層檢查等影像工具才能夠發現。腹部超音波是不具放射線的非侵入性檢查,不會疼痛、便利性高,能揪出小於1公分的腫瘤,是偵測肝癌的利器,建議高風險族群要定期追蹤,才有機會及早發現肝癌。 -
越南女主播跨海來台捐肝救女 台北榮總人道救援成功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706黎雲臺妝說,小女兒太晚確診膽道閉鎖,手術成功機率非常低,因此決定換肝,孩子到越南醫院已經是2019年末,突發的新冠肺炎疫情讓人措手不及,原本以為很快就會控制住,沒想到全世界爆發,外國醫療專家沒辦法到越南,自己國內醫師由無法獨力完成換肝手術,小女兒生存機會等同是零。 -
膽結石高危險族群注意! 飲食過油、過飽嚴重恐致命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056不過,膽結石不一定會有明顯症狀,僅約2到4成會出現腹部疼痛的症狀,大多是以右上腹或上腹疼痛來表現,可能會伴隨噁心嘔吐或消化不良,容易在吃完大餐後發作,嚴重時可能導致膽囊炎、膽管炎甚至胰臟炎,若有持續疼痛、發燒、黃疸現象,不及時就醫可能有生命危險。 -
罕見壺腹癌難確診 家族性腺性息肉患者屬高危險群
癌症新知 / 其他癌症7076財團法人肝病防治基金會表示,壺腹癌是罕見癌症,如果腫瘤阻塞膽管或胰管而引致不適,就有機會提早發現,但如果腫瘤是往周邊擴散則較難察覺,如有不名原因肚子痛、黃疸、發燒,就應提高警覺。前教育部長吳京於2008年年初也是因壺腹癌病逝,享年74歲。 -
新生兒若出現這5症狀 恐為黃疸須盡速就醫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3759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小兒科主治醫師黃信中說明,依照高黃疸定義不同,2至3成到甚至一半的新生兒可以在第1周觀察到高黃疸現象。雖然絕大多數的黃疸是無害的,但少數有特殊原因、黃疸數值異常高或是持續很久,則需考量是否有特殊致病因素並考慮治療。 -
胰臟癌早期症狀不明顯 晚期死亡率高
癌症新知 / 癌症百科49以《京華煙雲》獲得第24屆金鐘獎女演員獎的金鐘視后李麗鳳,在21日因胰臟癌病逝,享壽67歲。媒體報導,她曾罹患過乳癌,化療近1年之後抗癌成功,但今年整個人變瘦、食慾變差,經確診為胰臟癌末期。 -
中西醫攜手抗癌 爭取癌友存活率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3638日前衛生福利部公布106年國人10大死因統計結果,癌症蟬聯首席,肺癌連續32年居第1,第2位是結腸、直腸和肛門癌,接下來的排名依次為:肝和肝內膽管癌、女性乳房癌、前列腺(攝護腺)癌、胰臟癌、胃癌、卵巢癌、口腔癌、子宮頸及部位未明示子宮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