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臀位
-
你抱寶寶的方式對嗎? NG姿勢恐致長短腳、發展遲緩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2847能夠正常發育成大人的髖關節,在新生兒出生後的前4個月,是很重要的時期。若抱姿或包覆不正確,會造成小baby髖關節的發育不良,未來可能長短腳、動作發展遲緩。除了危險因子以外,還要幫小baby做理學檢查,居家的理學檢查,原則上都是比較簡單的,就是在換尿布的時候,雙腳是否對稱的張開、正常往內轉、往外轉。如果在醫院,醫師會檢查髖關節,將雙腳往後推、往上、往外推時,髖關節有沒有脫臼、能否復位回來;這些理學檢查都可協助找出髖關節發育不良的情形。 -
「發展性髖關節發育不良」影響深遠 越早治療效果越好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3027台灣每1,000位新生兒有1至2位出現發展性髖關節發育不良的情形,若未治療,日後可能造成跛行、長短腿、提早髖關節退化等問題。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新生兒科主治醫師吳佳玲指出,在嬰幼兒階段,有發展性髖關節發育不良的幼兒幾乎不會有疼痛或任何不適,隨著年紀逐漸長大,可能出現長短腿,或是學走路的階段發現不正常的步態。若是可以早期診斷,經過適當治療後並不會留下併發症。 -
這些危險因子恐致新生兒呼吸陣喘 剖腹產也是其中之一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427妊娠36週又3天出生之新生兒,出生體重為2335克,母親由於宮縮頻繁,以致在送抵醫院路程中即由產道娩出。出生後雖有間斷地宏亮哭聲,但呼吸次數一直在每分鐘70下併有微微呻吟聲,疑為新生兒呼吸陣喘(TTN)轉至新生兒中心照護治療。 -
新生兒髖關節問題恐影響一輩子 初產婦是高危險群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3565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小兒部陳文發醫師說明,發展性髖關節發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Hip,簡稱DDH),是種自母胎到出生、長大過程中,因各種因素導致關節不穩、半脫位甚至脫臼。以前所稱的先天性脫臼(Congenital hip dislocation),即是指髖關節完全滑脫的狀態,屬於最嚴重的類型。早期命名為「先天性」也不完全正確。事實上,DDH是種發育過程中,連續發生的慢性病態,如不給予導正治療,最終可能導致長大後跛行,造成終身的遺憾。 -
胎位不正怎麼辦? 早期糾正預防難產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3640胎位不正是每個孕媽咪最怕遇到的事,亞東紀念醫院婦產部婦產科主治醫師陳奐樺表示,懷孕後期,胎兒會在子宮內翻轉,如果產前沒有恢復正常胎位,就會增加分娩的風險。胎位不正該怎麼辦?胎位又分為哪幾種? -
她長短腳遭歧視 主動要求寶貝做髖關節篩檢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4182在台灣,每年有約300名新生兒患有「發展性髖關節發育不良」,幸運者也許會自動復原,但可惜的是大多數的寶寶可能因為家長的照顧方式不對,或是延遲發現,導致長短腿、跛行,甚至可能年紀輕輕就需置換人工髖關節、終身受退化性關節炎等長期病痛所苦。
-
寶寶背帶挑選原則 保護骨骼健康發育最重要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893新生兒關節面軟骨較厚,兩側韌帶的伸展性大,所以活動範圍較成人大,也讓幼兒骨頭不易折斷,但相對地關節的穩固性差,較脆弱,在外力作用下就易脫位,或發生彎曲、變形。 -
小痛纏身瘦不下來 原來都是姿勢不對!
醫美減重 / 體重管理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