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臨床實驗
-
聯亞獲新冠疫苗2期實驗許可 本土疫苗恐6月才能問世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424聯亞生技於2020年11月送出新冠肺炎疫苗2二期臨床試驗申請,原先為國內3家疫苗廠商中,研發進度最快,但後續需要補足高劑量試驗數據,以致時程延後,日前通過食藥署審查,有條件進入2期,可獲補助款2億4千萬元。 -
外界質疑意識形態讓疫苗「遲到」? 陳時中:扯太遠!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224媒體報導外界質疑台灣比50多個國家晚取得疫苗,可能與政黨意識形態有關,陳時中回應「這樣的說法就一點點無稽之談」;陳時中強調,取得疫苗與國際談判與分配有關,要扯上意識形態就有點遠了,至於談判技巧好壞、,或對候選疫苗比較嚴格的說法,都可以討論,但與意識形態無關。 -
癌友營養危機恐成治療破口 癌症營養補充迷思大盤點
癌症新知 / 抗癌密碼167除了癌症本身,化療也會讓癌友噁心想吐外,也有36%至71%的化療患者會出現味覺改變,雖然不影響飲食,但因為味覺的減退或消失,會讓癌友感受不太到食物的美味而影響食慾,也不願意進食,使得體重下降,身體也沒有足夠的能量去對抗癌細胞。 -
美眾議員打疫苗仍檢出病毒陽性 羅一鈞提出3個可能性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069媒體報導,美國眾議員接種2劑輝瑞BNT新冠疫苗後,仍然採檢出病毒核酸陽性,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應變祖副組長羅一鈞認為,有3個可能性,但不能直接斷言疫苗無效,仍要等更多證據才能研判;另外,外傳歐盟禁止疫苗輸出,可能延後台灣取得疫苗時程,指揮中心指揮指揮官陳時中強調,有確定會對外說。 -
疫苗3月來台恐生變數 陳時中:他國超買影響全球分配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216陳時中表示,他最想要呼籲的是,疫苗不是商品,在某種角度來看,疫苗是防疫物資,每個國家取得適當數量就好,每次有災難危機來到,就會有人去囤積搶購物資,讓數量更不夠用,導致分配就更混亂,這對於世界共同對抗新冠疫情是不好的現象,呼籲各國購買適當的數量,才能有共同的抗疫效果。 -
中研院篩選5種抑制新冠病毒老藥 薄荷與紫蘇效果顯著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6529中研院基因體研究中心主任洪上程表示,研究團對包含各領域10多名研究學者,先收集美國品藥物管理局(FDA)核准,共2,855個可使用於人類與動物藥物,同時也在傳統中藥草典籍中,挑選200種有治療病毒感染中草藥,發現15個區有潛力藥物,再用倉鼠展開動物實驗,發現5種能抑制病毒的「老藥」。 -
以色列新冠疫苗接種率達4成 陳時中:疫苗效力觀察中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2437陳時中針對疫苗採購說明,目前持續積極與各大廠商聯繫,有合約正在洽談中,如果能買到更多,當然非常歡迎,會有疫苗確定要輸入時,才會對外說,上次透露太多就導致談判困難。國際疫苗分配還有許多問題,包含人道等,如果在商業行為上,能夠用台灣的強項當作談判籌碼,指揮中心也樂觀其成。 -
本周六公費流感疫苗全面開放 李秉穎:可減少新冠猜疑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217陳時中表示,目前流感疫情控制得相當好,但流感季沒有結束,包含加購疫苗仍有40多萬劑,先列為優先族群者應趕快在開放前施打,30日起則將全面對大眾開放。李秉穎也說,18歲至50歲族群雖然感染流感重症機率小,但因活動力強容易擴散病毒,感染流感也容易被懷疑罹患新冠,經常出入公共場所應接種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