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臨床應用
-
學童重返校園實體開學 睫狀肌拉「緊」報近視度數加深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7811晶盈眼科醫師莊宗憲表示,隨著新冠肺炎確診數下降,許多家長趁開學前夕,帶孩子前來檢查眼睛。根據這幾周門診發現,日前校園使用遠距教學,長時間盯著電腦螢幕,學童的睫狀肌持續緊繃,沒有適當放鬆休息,加上疫情爆發不敢出門回診,在用眼過度及未定期檢查視力或拿藥(散瞳劑)的情況下,最近門診有許多學童都有近視加深的問題。 -
吃銀杏補腦真有用? 健忘可能是失智前兆早發現早預防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775台南奇盛診所主治醫師陳之盛表示,一般年過40記憶力便開始衰退,可能會自覺健忘,需要設定手機行事曆提醒待辦事項,容易發生「健忘」的情形,但並不致於影響日常生活能力。 -
北榮AI發展中心揭牌啟動! 3大平台全面推動智慧醫療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2642台北榮總「醫療人工智慧發展中心」(AI中心)揭牌啟用,正式宣告全面推動醫療人工智慧的研發與應用。院長許惠恒院長表示,智慧醫療是台北榮總發展藍圖的主軸,即使在艱困防疫期間,也要加快腳步不能慢下來。 -
利用超音波照射打開血腦障壁 腦瘤有機會增加治療藥物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4227由林口長庚醫院神經外科魏國珍教授所領導的研究團隊,2008年起與長庚大學攜手合作,首度利用常規神經外科手術所應用的手術導航系統引導穿顱聚焦超音波,由於該系統具有高度的精準性,在動物實驗時期即呈現亮眼成果,無論是引導奈米藥物載體或是傳遞治療用基因到腦部均成效良好,其獨創性與高度臨床應用價值也獲得世界多國專利,且被美國超音波協會高度肯定。 -
異位性皮膚炎抓破皮還是癢 病情控制量化有利醫病溝通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649台灣皮膚科醫學會暨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協會理事長朱家瑜指出,異位性皮膚炎(異位性濕疹)為慢性發炎性皮膚病,臨床上常反覆發作,且疾病強度也會隨時間時好時壞,症狀嚴重時,幾乎沒有生活品質可言。 -
治療自閉、過動症孩童 研究:藥物搭配這成分更有效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4816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兒童青少年精神科張倍禎主任表示,真正接受專業治療的兒童青少年精神疾患少之又少,原因不外乎是大眾對於看精神科的負面印象,擔心會留下紀錄、孩子需要長期服用藥物等。然而,早期的介入和預防可以降低社會經濟負擔,也有許多證據支持早期營養介入可以保護兒童青少年精神疾患的腦部神經發展,例如有關妊娠期Omega-3脂肪酸不足的研究發現,Omega-3脂肪酸攝取不足與孩子出生後的認知發展遲緩有相關性。甚至兒童的發炎指數或體內Omega-3指數,未來也將會是評估孩童對治療反應的重要指標。 -
國衛院新3T磁振造影 大腦神經束一眼可看穿!
醫藥衛生 / 生醫產業3223國衛院副研究員郭立威指出,這套系統平台是由國衛院團隊自主研發整合,並與台灣大學醫學院曾文毅教授團隊共同合作,未來將可透過不同尺度的梯度磁場系統,進行臨床應用及臨床前動物模式的影像研究。 -
乳癌治療後逐漸恢復卻出現水腫 竟是這裡出問題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572黃女士自2018年發現乳癌後,除了手術切除左側乳房外,也積極接受化療與放療。雖然身體狀況逐漸恢復,但去年黃女士接受放射治療時,左側上肢出現淋巴水腫,整隻手臂到手掌都呈現浮腫,與健康的右手臂相比,手圍整整相差2公分半,既不能握也無法活動,更痛到晚上睡覺都不安穩。後來個管師協助轉介復健醫學科,鄧復旦副院長以「體外震波儀」予以治療,創新臨床應用不僅有效消除黃女士的淋巴水腫,過程輕鬆也讓黃女士倍感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