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臨床醫學
-
幼年型紅斑性狼瘡治療新發現 台大研究曝最佳用藥時間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239全身型紅斑性狼瘡(SLE)是1種棘手的自體免疫疾病,若發生在兒童身上,治療尤其困難。不過,台大醫院與台大醫學院研究團隊近期完成一回溯性的病歷研究,發現使用生物製劑作為幼童患者的輔助治療之一,可強化療程功效。 -
春天乾癬復發高峰!常見症狀與好發部位 醫師1次盤點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4930黃慶雲醫師表示,乾癬是因免疫功能失調所導致,引發皮膚細胞的異常生長,而影響免疫功能的因素眾多,其中氣溫變化也容易使人體免疫系統出現失調的情形。 -
惡性腦瘤治療新希望 類病毒奈米載體有望改善治療困境
癌症新知 / 抗癌密碼8121惡性腦瘤治療出現新武器!長庚醫院攜手成大醫工跨領域合作,成功開發創新的類病毒奈米載體,可攜帶治療用核酸片段,抑制腫瘤特定基因表現,增強放射治療效果,動物實驗顯示能延長腦瘤小鼠2倍的存活期,治療效果顯著。研究成果已發表在2023年6月美國化學學會《ACS Nano》頂尖期刊,創新概念更獲選為期刊封面故事,並榮獲2023年國家新創獎肯定,未來極具高度臨床應用潛力,有望克服現腦瘤治療的困境。 -
陽明交大醫學院宣布新院長 由神經內科專家王署君出任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3775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醫學院於今(16)日舉行合校後第2屆院長布達典禮,正式宣布由神經內科專家、台北榮民總醫院副院長王署君接任陽明交大醫學院院長,接替合校後醫學院第1屆院長陳震寰教授,將領導醫學院邁向新的里程碑。 -
mRNA疫苗技術獲諾貝爾生醫獎 有助未來癌症疫苗發展
醫藥衛生 / 生醫產業3423今(2023)年的諾貝爾生醫獎,由卡塔林.卡里科(Katalin Karikó)和德魯.魏斯曼(Drew Weissman)獲得殊榮,以表彰他們在mRNA疫苗技術的貢獻。台灣科技媒體中心總結,這次得獎者在15年前不顧艱難所發明的技術,在新冠大流行期間成為mRNA疫苗快速發展的基礎,及時製造出足夠的疫苗來對抗新冠肺炎,未來更可發展出能預防其他疾病的疫苗,實至名歸。 -
高橋淳所長北榮演講 談幹細胞研究可望治療中風後遺症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6866京都大學誘導性多能幹細胞研究與應用中心(Center for iPS Cell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簡稱CiRA)高橋淳所長,今(19)日受邀至台北榮總,以「R&D of iPS cell-based therapy for stroke」為主題發表演講,分享使用幹細胞技術治療中風後遺症的經驗及成果,讓台灣醫學界了解最新的細胞治療及研究新知。 -
英國研究:長者常失眠、做惡夢 恐高機率患巴金森氏症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904臨床顯示,「快速動眼期睡眠障礙」者未來罹患巴金森氏症或其他神經退化疾病機率較高,且早在巴金森氏症動作症狀發生的5至10年,就先出現睡眠障礙,因此,被視為早期前驅症狀。 -
月經不規律要小心! 研究:月經週期與心臟健康正相關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129根據美國心臟協會(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的報導,包括胰島素阻抗、高膽固醇、高血壓、慢性發炎和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等心臟病風險因素,皆與月經週期不規律有關,而月經週期中的荷爾蒙波動現象,被認為會增加發生心律異常或心律不整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