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自我檢測
-
高中生喝酒竟酒精成癮 衛福部提健康飲酒「不喝最好」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862WHO已認定酒精為第1類致癌物,衛福部調查更發現超過7成的高中生在成年前就有飲酒經驗,甚至喝出酒精成癮症,年輕化趨勢不容忽視。暑假到來,衛福部除提醒飲酒應適量以外,更希望大家「不喝最好」。 -
為何心跳會忽快忽慢? 心律不整原因與治療方法全解析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62638患有心血管疾病者也為發生心室心律不整的高危險群,近年來由於西方飲食文化盛行,三高已不再是高齡族群的專利,許多年輕人也因此出現心室心律不整的問題,若長期未治療,引發心肌梗塞或心血管阻塞,就會導致心室心律不整,嚴重還可能會猝死。 -
口腔內長色斑小心口腔癌找上門! 出現5大徵兆快就醫
健康養生 / 話題懶人包4298口腔癌即發生於口腔部位之惡性腫瘤的總稱,包含唇、舌、齒齦、頰黏膜等皆是口腔癌的好發部位,且平時有抽菸、喝酒或嚼檳榔習慣的民眾更是高風險族群;而若擔心錯過口腔癌的黃金治療期,可以在平時透過哪些徵兆來自我檢測呢?《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6個月內「口腔癌徵兆」相關話題的網路聲量,帶您了解網友熱議5大口腔癌徵兆為何。 -
新冠疫情壓力大掉髮不止? 當心氣血不調圓形禿找上門
醫美減重 / 護髮生髮植髮3349根據衛福部疾病管制局的統計資料顯示,台灣新冠肺炎確診者常見症狀,除了典型的喉嚨痛、流鼻水、發燒、肌肉酸痛、疲倦等,掉髮也是症狀之一,目前染疫掉髮的原因不明,但疫情造成壓力性掉髮確實大有人在,有部分民眾因為出現較大範圍的圓形禿,前往中醫診所治療。 -
慎防男性更年期!跨科協助 助提升睪固酮房事表現更佳
兩性關係 / 男人幫2719有名在科技業上班的45歲張姓男子,近幾個月明顯感受到體力下降、常精神不濟,工作容易疲累且效率下降,也常為小事動怒。另外他的房事表現明顯變差,性趣缺缺,整體生活鬱鬱寡歡,且身材逐漸走樣變胖。老婆陪著他到奇美醫學中心泌尿外科主治醫師謝昆霖門診,問診及檢驗檢查後診斷「睪固酮低下症後群」,也就是俗稱的「男性更年期」,謝醫師進行完整的解釋及衛教,並給予適當的睪固酮補充治療;幾個月後,病人睪固酮數值逐漸回到標準值以上,更重要的是相關症狀明顯改善,一直陪伴關心的老婆的臉上也掛滿笑容。 -
回顧2022年殞落名人 日本首相、英國女王等先後離世
健康養生 / 名人健康3053烏俄戰爭、台灣本土疫情爆發到解封共存、裴洛西訪台、世界盃足球賽……2022年歷經了各種酸甜苦辣,在送走2022年之際,大家在歡笑中迎接2023年的到來,展望新年的同時,回顧過去1年間,因各種原因離開人世的國內外名人,《NOW健康》與您一起緬懷逝者。 -
講座報名/糖尿病恐致神經損傷 專家開講教你如何預防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2381糖尿病神經病變可以怎麼自我檢測?相關的預防和治療方法有那些呢?蔡睿蘋醫師受財團法人臺北醫學大學校友會教育基金會、綠杏文化事業基金會、中華民國防高血壓協會的邀請,將於12月24日星期六下午,為現場民眾講解「解析「糖尿病神經病變」 專業醫師談預防與治療」。 -
耳鳴非小事!恐伴隨暈眩、重聽 醫揭內耳3大疾病關聯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5065你是否曾在夜深人靜時聽到嗡嗡的耳鳴聲?1名48歲的中年男子,因長時間忽視耳鳴症狀,嚴重時甚至會產生暈眩、天旋地轉,需躺在床上休息超過半天才可能稍微恢復,因此常不敢外出,讓他的生活品質大受影響,經檢查才發現是罹患了「內耳疾病3兄弟」3大病症。耳鼻喉科權威醫師李宏信指出,耳鳴、暈眩、重聽是常見的「內耳疾病3兄弟」。耳朵的結構從耳界(肉眼可見的耳朵部位)向內延伸,可以分成外耳、中耳以及內耳3大區域。內耳位於中耳的上方、旁側,內耳的構造長得像個蝸牛體,也如同蝸牛般有觸角形狀,內耳蝸牛體呈現出3個觸角狀稱為「三半規管」,也就是蝸牛體的部分受了傷,便會產生暈眩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