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致癌因子
-
每4分42秒1人罹癌 高纖多蔬果少加工食品遠離癌威脅
癌症新知 / 抗癌密碼7973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表示,想要預防癌症或是接受治療的癌友,都必須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多攝取蔬果、全穀類,提高纖維量,少吃培根、香腸、火腿等加工肉品,以及蛋糕等精緻糖食物。 -
肺癌成國人頭號殺手 化療和標靶治療副作用中醫可緩解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8810不少肺癌患者因化療期間噁心、嘔吐、疲勞等副作用,不斷消磨體力與意志力,同時還會因為化學藥物不分敵我,除了攻擊癌細胞之外,也會一併破壞體內的正常細胞,傷害到骨髓黏膜,並使得白血球、血紅素及血小板不足,西醫將這樣的現象稱作骨髓抑制,一旦自體免疫細胞功能下降,患者體力也會大受影響,經常中斷療程。 -
吃素還是會得大腸癌! 最好的預防方式掌握3原則
癌症新知 / 腸癌5079國健署在保健闢謠指出,其實大腸癌的發生並非由單一原因所造成,大腸癌的致癌因子包含遺傳基因、高脂肪低纖維飲食、抽菸、飲酒及肥胖等,然而,吃素可以預防罹患大腸癌的說法並無實證,有些人以為吃素就能預防大腸癌,卻忽略其烹調方式及自身的生活習慣也會影響。 -
確診乳癌4期多數患者想放棄 研究顯示手術治療有幫助
兩性關係 / 女人幫3930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2018年的癌症登記報告顯示,所有乳癌患者中,50歲以下被診斷出乳癌比例約為34.4%,而乳癌第4期患者占了其中的5.2%。張耀仁說明,第4期乳癌指的是超越乳房及腋下淋巴結的遠端轉移,常見轉移處有骨骼、肺臟、肝臟,甚至是腦部等。過去普遍認為手術治療或放射線治療等方式,對第4期癌症患者的長期存活應無助益,因此多選擇姑息療法。然而,現今醫療的進步,化學治療、標靶治療、荷爾蒙治療、手術治療,甚至免疫藥物等,除了能大幅改善乳癌第4期患者的臨床症狀及生活品質外,亦能提高長期存活率。 -
【健康補給站】健康猜燈謎 防癌知識大考驗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58一轉眼元宵節又要到了,張燈結綵鬧元宵,免不了應景要來猜一下燈謎啦!防癌是現代社會最多人重視的健康議題,在忙碌和充滿壓力的生活中,每4人就有1人罹患癌症,但是你了解癌症嗎?你知道應該注意什麼嗎?以下的「健康猜燈謎」,快來看看你到底答對幾題吧! -
癌細胞會釋放琥珀酸 此發現帶來癌症治療新契機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3553國家衛生研究院細胞及系統醫學研究所副研究員郭呈欽指出,標靶藥物、免疫療法等癌症新藥越來越多,但癌症治療仍然相當棘手,如果能夠及早介入並阻斷癌細胞釋放致癌因子,就能更有效治療癌症。 -
15分鐘為健康把關 定期乳房攝影篩檢遠離癌症威脅
癌症新知 / 乳癌3010國健署癌症防治組組長林莉茹說明,政府提供的乳房X光攝影是目前國際間最有效的乳癌篩檢工具,我國實證研究發現,2年1次乳房X光攝影能降低4成1的乳癌死亡率,並減少3成晚期乳癌發生率。而經由篩檢發現的乳癌,高達8成6屬於0至2期的早期乳癌。臨床顯示,早期乳癌(第0至2期)預後很好,5年存活率更高達9成,定期篩檢是最重要的防治策略。 -
感染幽門螺旋桿菌恐導致胃癌 研究:風險高出5.6倍
癌症新知 / 胃癌3181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內科部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李宜家表示,胃癌是因人體胃部黏膜細胞異常增生繁殖所致,屬多因素疾病,主要起因於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引起胃部慢性發炎,進而導致慢性萎縮性胃炎,或產生黏膜腸上皮化生的癌前病變,最後惡化為胃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