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蓮藕
-
寒露常有呼吸消化問題!人易憂鬱 中醫師親授養生之道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028隨著寒露時節開始,天氣乾燥、晝熱夜涼,從中醫角度上說,這節氣最大的特點是「燥邪傷肺傷胃」,中醫師吳宛蓉表示,這時患者常出現皮膚乾燥、口乾咽燥、乾咳少痰的情況,甚至有毛髮脫落和大便祕結等症狀,建議以「養陰防燥、潤肺益胃」為養生重點,避免因劇烈運動、過度勞累等耗散精氣津液。 -
解決吞嚥障礙!董氏提「軟食力5策略」 讓長輩有口福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2841董氏基金會表示,吞嚥能力如同身體的其他功能一般,隨著年齡增長會慢慢退化,即便是沒有任何疾病的長者,有時也會出現吞嚥功能的障礙,這種現象在日文稱作「老嚥」。為了解決此問題,提供大家「軟食力5大策略」,讓長輩們進食不煩惱。 -
家長盼孩子「轉大人」! 中醫:白露轉骨好時機別錯過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305今年9月7日是「白露」時節,接下來夏季的熱空氣漸被秋季的冷空氣取代,日照時間較短,氣溫下降較快。雖然白天的天氣仍然暖和,但因晚上開始轉涼,早晚溫差漸大,中醫師賴睿昕提醒民眾,要小心預防呼吸道疾病復發。而針對正值青春期的孩子,此時也是轉骨的好時機,可透過中藥改善體質,幫助成長。 -
處暑預防秋燥症! 呼吸道毛病、皮膚乾癢者「肺」要顧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732今年8月23日是24節氣中的「處暑」。處暑,即為「出暑」,是炎熱離開的意思,意味着酷熱難熬的天氣到了尾聲,這期間天氣雖仍熱,但已呈下降趨勢。中醫師吳宛容表示,「處暑」後暑氣漸漸消退,天氣由炎熱向涼爽過渡,養生重點為預防「秋燥」。「秋燥症」主要表現是皮膚乾澀粗糙,鼻腔乾燥疼痛或口燥咽乾等,需要及時採取預防措施,以免發展為疾病。 -
增進血管健康!中醫師推薦「6食材」民眾可適量食用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2337想要全身的血液流通順暢、血管壁健康有彈性,專業醫師建議可以食用黑木耳、蓮藕、海帶、紅麴等食物。 -
立秋來臨!中醫教你養肺知識 1次了解潤燥飲食宜與忌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9198月7日正逢「立秋」,這是秋季的第1個節氣,預示著炎夏即將過去、秋季即將來臨。中醫師周宗翰以養身觀點表示,立秋的氣候是由熱轉涼的交接節氣,陽收陰長,暑熱仍未盡,故穿衣不宜太多,避免影響身體對轉季的適應力。 -
使用「30種未來食物」入菜! 飲食變得健康又兼具環保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4173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考量台灣環境、食材可獲性、飲食習慣等因素,嚴選出在地「30種未來食物」清單,鼓勵民眾多以未來食物入菜,在飲食中實踐永續行動。 -
大暑前後小心中暑!中醫針對陽暑、陰暑 推薦2款茶飲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2777中醫師吳宛容表示,「大暑」前後氣候酷熱,民眾容易有中暑及日曬後皮膚紅癢,或者起小丘疹、水皰、風團等「多形性日光疹」症狀發生。中暑一般可分為「陰暑」、「陽暑」,針對這2種狀況,中醫師特別公開,適合陰暑喝的「香薷薑桂茶」及適合陽暑飲用的「清暑益氣茶」配方,幫助民眾夏天消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