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蔬果攝取量
-
天天排便才正常? 中醫依體質不同將便秘分5大類型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4236中醫師楊珮瑄列舉了一些常見的迷思,像是許多人認為沒有每天排便就是便秘,一般而言,正常排便的頻率約在每日3次到每周3次之間,便秘是指排便次數過少,以及因糞便太乾太硬,導致排便不順或難以排出的狀況。 -
逾半血汗上班族 國健署打造健康職場
醫美減重 / 運動健身12454員工是企業最珍貴的資產,員工的健康幸福就是企業的競爭力,但許多上班族卻低薪、超時工作、三餐亂吃、沒時間運動。最新調查發現,國內職場員工超過8成每日蔬果攝取量未達國民健康署三蔬二果建議量;半數以上缺乏運動;近4成體重過重、肥胖。 -
逾半血汗上班族 國健署打造健康職場
醫美減重 / 運動健身3715員工是企業最珍貴的資產,員工的健康幸福就是企業的競爭力,但許多上班族卻低薪、超時工作、三餐亂吃、沒時間運動。最新調查發現,國內職場員工超過8成每日蔬果攝取量未達國民健康署三蔬二果建議量;半數以上缺乏運動;近4成體重過重、肥胖。 -
多數糖友蔬果攝取不足 營養師教你這樣吃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1438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疾病,病人需要調整生活,選擇健康的飲食型態,尤其醣類的攝取來源,應盡可能為全穀類、蔬菜、水果等高纖維食物。成大醫院營養部組長賴慧珊營養師指出,一般而言,無論是糖尿病病人或是一般民眾,均建議每日應達3份蔬菜、2份水果的攝取量。 -
上班族三餐老外便秘多 情緒不佳易暴怒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3652台灣營養基金會、台北中山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陳欣湄,攜手針對國內上班族展開「便秘與情緒表現」調查。結果發現,超過五成的便秘上班族情緒易怒,而便秘且情緒不佳的上班族,早餐通常缺乏足夠纖維質。 -
台灣人吃NG早餐 有熱量沒營養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189林若君營養師提到,飯糰、麵包、包子、蛋餅、蘿蔔糕與燒餅油條等餐點,都是國人常吃的早餐,均有共同缺點──熱量高卻營養不足,蛋白質與纖維量更是嚴重不足。早餐應攝取含有足量的優質蛋白質、纖維質、碳水化合物,蛋白質提供大腦所需的胺基酸,讓大腦更清醒,並維持身體肌肉量。 -
比丘尼隱忍痔瘡20年 穴位療法擺脫宿疾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2912一位出家30多年的比丘尼,罹患痔瘡已長達20年多年,從原來的排便不順、偶爾出血,內痔隨著時間漸漸增大,最後竟脫肛而出。振元中醫診所羅永欽醫師表示,這位年約50多歲的比丘尼,就診時訴說長期忍受痔瘡之苦,期間不僅引發火氣旺盛,一個月內至少有半個月必須忍受嚴重口臭,嘗試過各種退火方式也沒有成效。加上每次如廁都要花20分鐘以上,完畢後還須清洗,甚至將脫肛內痔塞回。每1至2個月就會嚴重出血,一發作就是持續7至10天,簡直苦不堪言。 -
每5分鐘1人罹癌 勤練5功有效防癌
癌症新知 / 抗癌密碼2246台灣癌症基金會鄭欣宜營養師表示,從生活習慣與飲食方面調整起,便能有效預防癌症的發生,防癌的方法主要有5項:每日飲食遵照「蔬果彩虹579」的原則、規律運動、控制體重、遠離菸酒和檳榔,以及定期做癌症篩檢。每天「練5功」,就能輕鬆擊退癌症的干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