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薑母鴨
-
小寒進補!吃錯上火易心煩 中醫直接點名3大冬天美食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2454小寒是冬季的第5個節氣,此時是北半球太陽光斜射最厲害的時侯,意味著開始進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中醫師賴睿昕表示,冬天寒冷,民眾聚餐時常會選擇薑母鴨、羊肉爐或是麻油雞等食物進補,因肉品脂肪豐富,過度攝取恐吃下太多飽和脂肪,影響膽固醇,且值得注意的是,屬於外寒內熱或寒熱夾雜體質的人,不太適合溫補的方式,否則容易出現口乾舌燥、失眠多夢、心煩氣躁等上火症狀。 -
冬至吃湯圓老脹氣! 中醫:梅子薑茶可緩解消化道不適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2453冬至佳節,許多民眾都會應景吃湯圓,但一不小心吃多了,很容易有胃脹、消化不良問題,中醫師周宗翰表示,冬至節氣宜食溫性食物,可以喝點薑茶或在薑茶中加入醃梅,緩解不舒服。另外冬至起是最冷的季節,有心臟和高血壓疾病的人要提高警惕,隨時觀察病情變化,定期到醫院檢查,控制病情的發展,謹防發作。 -
冬令、生理期進補不是人人適合 這幾種人大補反而傷身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2453冬後氣溫下降,許多人喜歡吃補養生。不過有些女性不補沒事,一補就出事,例如:生理期來潮時經量突然大增、經期提前或延後、排血不順甚至嚴重腹痛。有上述狀況就要小心,可能是不適合吃補的燥熱、痰濁、以及瘀阻等特殊體質。尤其體質燥熱或有子宮病變的病人更不適合大補,吃了恐更上火,也易出現粉刺、毛囊炎等問題。經期的飲食應該要以清淡為主,體質偏寒的女性飲食在行經前後盡量避開生冷的食物及寒涼類飲食。 -
24節氣「大雪」降臨! 三高族牢記:留心、護心、暖心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9今年12月7日適逢24節氣的大雪,當氣溫降低或周遭環境溫度驟降時,血管內的平滑肌會跟著收縮,容易造成血壓突然升高,具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的民眾,更會增加心臟病或中風急性發作的機會。 -
立冬為補腎好時機!中醫師:採平補飲食 避免腸胃不適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2732立冬養生適宜以平補方式,民眾料理時可選擇馬鈴薯、白蘿蔔、紅棗、香菇等食材,並酌量加入香菜、芥菜、青蔥、生薑等溫散風寒的食物,可防禦風寒的侵擾。另因氣溫劇烈變化,除了是流感、感冒的好發期外,也是三叉神經痛的高峰時期。睿鳴堂中醫診所院長吳宛容說,特別是40歲後的女性族群,有些人往往沒做什麼事情,其中一側的臉頰就突然感受到劇烈的痛,像是刀割、針刺般強烈。 -
DIY豆腐乳天然好吃? 專家:品質難控制小心食物中毒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3550國立台灣海洋大學食品科學系助理教授陳建利表示,環境中有很多肉眼看不到的微生物,若自行製作豆腐乳時,原料受壞菌污染,很難直接以肉眼判斷,且製作時很難精確掌控溫度等發酵條件,也不容易控制成品品質。此外,網路上販售不少自製豆腐乳菌種,但無法鑑別菌株的安全性,有些麴菌雖可以發酵成功,但也有可能產生毒素,引發中毒危機。 -
大啖年夜飯皮膚病竟爆發! 中醫點名:這些年菜要忌口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9521農曆過年期間,餐桌上會看到的年菜有涼拌生菜、白菜滷、佛跳牆、火鍋、油飯(米糕)......等等,飯後還可能和家人一起喝酒慶祝,順便嗑個瓜子,吃片海苔。鄭愛蓮警告,這些通通都可能是刺激皮膚病更嚴重的食物。舉凡乾癬、溼疹、汗皰疹、異位性皮膚炎等患者,最忌諱吃到牛肉、羊肉、海鮮、生冷食物、海苔、堅果、酒精等食物都不能吃,一旦不小心吃到,甚至只是喝到上述食物燉煮的湯,都有可能誘使皮膚疾病發作或加劇症狀。 -
揪出年菜、零食過敏原! 營養師:避開過敏地雷這樣吃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369莊譓馨提醒,慢性過敏尤其發生在年節期間,由於在這期間大家比較不忌口,因此可能在不知不覺中容易將過敏食物吃下肚,或是攝取過量高組織胺食材,而誘發身體一連串的不適反應。包括年節中象徵元寶的水餃、應景的牛軋糖、拜拜必備的花生、麻荖、寸棗等,都可能是潛藏的過敏地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