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藥品不良反應
-
這幾類降血脂藥成分恐傷肝、胰臟! 食藥署要求加警語
醫藥衛生 / 藥品安全2847食藥署在28日發布公告,指出使用fibrate類及statin類藥品,可能引起胰臟炎或肝臟相關不良反應。食藥署修訂含choline fenofibrate及fenofibrate成分藥品中文仿單之禁忌症與警語,增列「膽結石」、「嚴重肝功能不良(包括不明原因的持續性肝功能異常)」等項,並加註肝功能不良及胰臟炎風險等相關警語。 -
藥太大顆要剝半或磨成粉? 藥師提出3點警告
醫藥衛生 / 藥品安全3494一般常見不適合剝半或磨粉的口服劑型,有長效緩釋劑型及腸溶膜衣錠兩種。長效緩釋劑型是為了使藥品能在身體裡緩慢釋放,讓藥品在血液中一段時間內可以維持一定之濃度,達到穩定治療的效果,萬一劑型被破壞,可能會造成藥品在短時間內大量吸收,除會影響治療效果,甚至引起藥品過量之不良反應。 -
當安眠藥遇上4大類飲食 交互作用恐踩地雷「藥」當心
醫藥衛生 / 藥品安全65341位從海外歸國的劉姓小姐,原本就有失眠的困擾,定期服用安眠藥來助眠,但受到疫情影響,擔憂會在國外染疫,返國後又怕防疫措施做得不夠,造成焦慮緊張加劇,即使服用醫師處方的安眠藥後,晚上還是翻來覆去徹夜難眠,原本以為睡前喝點紅酒配藥,可以快速入眠,結果反而產生嗜睡症狀。 -
腎功能不佳採低鈉飲食很危險? 小心鉀離子過高恐喪命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6241呂理哲持續說明,市面上部分低鈉鹽產品,可能讓民眾有種誤解,覺得低鈉等於低鹽,但事實卻不然,鈉與鉀在化學週期表上性質相近,也可以提供鹹味,因此部分低鈉鹽產品,為了保持口感,增加了鉀的含量,而當身體鉀含量超標,腎臟就必須排出多餘量,否則將會有最嚴重的致命後果。 -
慢性病患年節用藥5撇步 提早為健康做好準備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3789過年期間各大醫院及診所多半休診,萬一慢性疾病患者出現身體不適,就醫可說是相當困難。財團法人藥害救濟基金會特別整理「過年健康準備5撇步」,讓慢性疾病患者年節提早為健康做準備。 -
南韓為完善藥害救濟 來台研習交流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2665KIDS為韓國食品與藥物安全部(Ministry of Food and Drug Safety,MFDS)於2012年4月依法成立之專業機構,負責國家藥物安全監視等相關事務。此次來訪的5位成員涵括醫學、藥學、護理、法規等領域專家,雙方預計就救濟金徵收與核發、案件申請、調查及審議流程、藥品不良反應因果關係評估、藥害防治推廣與教育等議題深入交流討論;也希望瞭解我國醫療器材安全監視之執行現狀,作為規劃該國醫材安全監視之參考。 -
不明發燒先就醫 亂服成藥傷身體
醫藥衛生 / 藥品安全3660家人或小兒發高燒,家長最擔憂,為了快速解熱,常給予市售退燒成藥服用,當心這樣的舉動可能斷送家人健康。食藥署提出正確使用退燒藥4撇步:(1)先了解發燒原因、(2)經醫師開立之退燒藥應遵照醫師處方使用、(3)小心藥品併用、(4)注意是否有藥品過敏反應,讓民眾使用正確方式解除發燒症狀。 -
慢性病患者注意! 保健食品別亂吃
醫藥衛生 / 藥品安全2284食品藥物管理署組長潘志寬表示,許多民眾對於保健類食品,向來抱持著「有吃有保庇!」、「多食無妨」等迷思,但對慢性病患者或是長期服藥的民眾來說未必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