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藥物控制
-
失眠與焦慮交互影響3招自我觀察 採1保養不再惡性循環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4110台中佳陽診所蘇倉平醫師表示,失眠多來自於精神方面如焦慮、憂鬱等引起,也可能是身體疾病如常見的甲狀腺亢進,腎臟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或是濫用藥物的結果,排除前述原因,主要與過於要求完美的人格特質有關,例如總覺得自己做不好,無形中加諸自己莫大壓力,容易造成焦慮、失眠兩者相互影響。 -
思覺失調症患者耐心治療回歸正常生活 中西醫各有所長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12224典型的思覺失調症包含許多症狀,張賜興醫師提到,有些患者會表現出情緒障礙如煩躁易怒、畏縮、情緒不穩定及行為障礙,有些人則會情感冷漠、自我封閉、憂鬱等,嚴重甚至出現幻聽、幻覺,妄想以及認知功能障礙,通常都是同時併發上述多種症狀,因此需要耐心積極治療。 -
鼻竇炎併鼻息肉老復發!恐與體質有關 醫曝治療新選擇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16357隨精準醫療世代來臨,醫界近年也發現生物製劑有助降低慢性鼻竇炎併鼻息肉復發風險。台灣在2022年跟隨歐洲鼻竇炎鼻息肉治療指引 (EPOS2020)的腳步,公布生物製劑使用指引。林口長庚醫院耳鼻喉部副教授級主治醫師傅嘉祥表示,生物製劑治療可抑制呼吸道免疫反應,降低發炎,減少呼吸道上皮障壁被破壞,進而抑制鼻息肉生長,即可減緩患者鼻塞、嗅覺不佳等困擾,或是降低手術後復發的機會,無疑讓患者多了一項治療選擇。 -
6旬翁痛風多年依賴止痛針! 醫:病因不解決恐釀腎病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13460歲的章先生患有痛風關節炎多年,每次發作都是到診所打止痛針,但隨時間進展,發作的部位越來越多,從雙側下肢的關節擴增到雙手手腕關節,且頻率不斷增加,後來因1次右手腕的痛風關節炎急性發作到急診就醫,他才了解自身病況需要長期使用降尿酸藥物控制,如果不治療恐提高罹患腎臟病風險,也因此出院以後,便定期到醫院的風濕免疫科門診追蹤治療,如今半年過去,章先生配合服藥下,痛風關節炎沒有再發作了。 -
胸悶、暈眩、心悸、倦怠是太累? 醫曝肺高壓嚴重後果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79國泰醫院心血管中心主治醫師陳玠宇表示,肺高壓疾病全球盛行率約佔1%,常見的症狀有胸悶、喘、水腫、暈眩、心悸與倦怠等,若狀況持續惡化,將會造成右心衰竭、低血壓休克及缺氧的狀況發生,嚴重時甚至造成死亡,需要有經驗的心臟科及胸腔科醫師才能加以診斷辨識和提供合適的治療模式。 -
他眼角膜受黴菌感染潰瘍 治癒後留疤出現複雜型青光眼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241661歲的張先生在民國110年10月感覺自己眼睛有異物感,一段時間後症狀加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眼科醫學中心李宥伶醫師發現他的眼角膜受黴菌感染嚴重潰瘍,經治療癒合後留下角膜疤痕,出現複雜型青光眼。青光眼是一種不可逆的視神經病變,複雜型青光眼的致盲率甚高,會導致視野缺損,嚴重時影響中心視力,導致失明。李宥伶醫師說,眼壓控制3大法為:使用眼藥水、雷射以及手術治療。當眼壓控制不夠穩定或藥物副作用難以承受時,便需要評估青光眼手術來達成更低或更穩定的眼壓控制。 -
7旬老翁患血癌!原治療不如預期 申請國外新藥獲新生
癌症新知 / 其他癌症2726吳先生罹患慢性骨髓性白血病(俗稱血癌)十餘年,長年下來使用多種口服標靶藥物,都無法緩解疾病,不時因感染、疲累等原因而需就醫,但去年他因兒子生病,需承擔接送就醫重責,嘉義大林慈濟醫院血液腫瘤科醫師李思錦考量吳先生的情況,特別協助他申請國外新藥,如今服用藥物後,病情獲得控制。 -
貴婦搶購「瘦瘦筆」價格翻10倍 1慢性病友恐被迫換藥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72在搜尋網站鍵入「瘦瘦筆」、「瘦瘦針」(腸泌素針劑),排名前面的訊息幾乎都是醫美診所、整形外科,由於減重成效顯著,引發搶購,卻讓原本使用此藥物控制血糖的糖尿病叫苦連天,缺貨許久,據統計,全國約25萬糖友必須被迫換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