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藥袋
-
藥物保存別踩雷!開封後乾燥劑不能留 眼藥水不可冷藏
醫藥衛生 / 藥品安全3982醫藥箱中總會存放各類藥品,像是常備藥物、慢性病藥物、外用藥膏、眼藥水等等,但不同的藥品有不同的使用方法及儲存方式,食藥署舉例說明,藥罐中若有置入棉花或乾燥劑,開封後應取出丟棄;未特別指定冷藏的眼藥水應室溫保存,以免冷藏後產生結晶,造成角膜傷害。 -
未來看病領藥處方箋不再寫藥名改成分名? 牙科先試辦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6912至醫院看病領藥,藥袋註明商品名、學名,但不見得標示成分名,衛福部健保署表示,今年10月起,牙醫診所開立藥品處方箋時,醫師如在藥品後方註明「不可替代」字樣,必須說明原因,如果沒有說明,將視為可以替代,方便社區藥師調劑。半年後(明年4月)處方箋,則不再寫藥名,而改為成分名。 -
吃藥不配水、吞完膠囊馬上躺! 專家揪出服藥NG行為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522台灣大學藥學專業學院助理教授黃彥銘指出,口服藥品劑型的不同,主要根據藥品特性、吸收效果、口味刺激等因素而定,一般來說,錠劑是最為常見的藥物劑型,藥品主成分外加入各種賦型劑,經過造粒、乾燥、整粒、打錠、除粉等程序後,完成1顆顆硬硬的藥錠。 -
兒童感冒藥水沒喝完能冰嗎? 食藥署糾正NG保存方式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049食藥署說明,常見的瓶裝兒科藥水多為緩解感冒症狀,包含退燒止痛、止咳祛痰、抗過敏劑等。此類藥水是特別為了12歲以下兒童的需求,設計出方便調整劑量的液體劑型。然而,為了設計成小朋友容易接受的口味,兒科藥水通常都會添加糖類,若是冰到冰箱,反而可能造成糖分析出,讓藥品劑量失準,甚至變質。 -
過年藥箱大掃除必知3撇步! 食藥署:這藥品不能亂丟
醫藥衛生 / 藥品安全4494農曆年節將近,家家戶戶都開始在大掃除,除了整理居家環境外,家中也常堆積許多沒有使用的藥品,到底哪些藥品需要丟棄?又該如何丟棄?讓食藥署來告訴你,藥品正確儲存及丟棄3撇步。 -
走路不穩要掛哪一科?快聽從醫師建議 別忘帶日常藥單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933民眾走路不穩除了發生結構性病變,例如中風、巴金森氏症、脊椎嚴重側彎、肌肉萎縮等疾病外,不適當的用藥也可能引起其副作用。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神經內科主任林志遠表示,患者一般很難找到周全科別來評估,建議可請神經內外科、家庭醫學科、老年醫學科、骨科、復健科及中醫傷科等醫師來協助。 -
藥水開封後可以放多久? 7大藥品劑型保存方式1次說明
醫藥衛生 / 藥品安全3750常見的藥物劑型眾多,包括錠劑、膠囊、懸液用粉、口服液劑、塞劑、眼用製劑、外用藥膏等,而它們的使用及保存方式及期間也皆有所不同,台北市藥師公會前理事長張文靜建議,服用藥品前,應先詳細閱讀說明書,不管是什麼劑型,開封後一段時間還沒用完,就需捨棄,不得再使用。 -
亂吃藥恐致病情惡化! 食藥署揭正確用藥「5不」原則
醫藥衛生 / 藥品安全3571許多民眾吃安眠藥習慣「吃好到相報」,連其他藥物也是如此,台北市藥師公會前理事長張文靜表示,機車、汽車、腳踏車可以共享,但藥物可不行,每個人身體狀況、疾病程度不一樣,對自己來說,是治病藥物,但卻可能是別人的毒藥,不可不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