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血壓控制
-
選戰激情 血壓飆高耳中風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127許多身心科醫師提醒,躁鬱症、恐慌症、焦慮症在選舉期間易發病。事實上,耳鳴及聽力障礙也是選舉期間病例人數激增的症候群之一,中華民國防高血壓協會理事長李宏信醫師表示,門診觀察發現,競選期間越進入尾聲高潮,因聽力受損而求診的病人越多,其中耳中風最需提防。 -
血壓飆高吃不胖 原來是甲狀腺機能亢進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352書田診所家醫科主任醫師林兆啟說明,婦人血壓收縮壓160㎜Hg,舒張壓105㎜Hg,心搏每分鐘145下,有心搏過速的情形。理學檢查則發現甲狀腺腫大,有手抖的症狀。經甲狀腺功能檢驗和甲狀腺超音波檢查,確認罹患甲狀腺機能亢進。後來經血壓藥及抗甲狀腺藥物治療後,頭痛血壓高的情況終於改善。
-
40歲以上中壯年族群 平日應重視高血壓管理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3272由於高血壓的發生大多數沒有症狀,固定量血壓,才能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民眾想要提高自我警覺,應從生活型態因子著手:若有高血壓家族病史、平日高油高鹽、長期睡眠品質不佳,符合上述其中一項因子者,就屬於「高血壓風險族群」,平日應特別注意血壓管理。 -
高血壓未控制 50歲男子腦中風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2039國人血壓管理普遍不佳,千禧之愛基金會調查發現,國內40歲以上民眾超過7成為高血壓潛在風險族群,換算全台有624萬人需做血壓管理,但卻僅約2成每週量血壓,天天量測血壓者更只有7%。 -
6歲兒高血壓 恐為惡性腫瘤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2063成大醫院小兒心臟科主治醫師謝旻玲說明,男童無高血壓家族史,心臟檢查雖發現有心臟肥大情形,但卻無主動脈弓狹窄問題,然腎臟檢查卻發現有腎血管亂流,及右腎動脈狹窄的狀況,為避免日後必須長期用藥控制血壓,造成生活不便,因此採取手術加以根治。 -
早晚溫差過大 慎防腦中風及心血管疾病意外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1992李紹榕主任解釋,因氣溫劇烈下降,會使得心血管收縮,心臟負擔增加。若民眾心臟機能較差,無足夠力量維持冠狀動脈血流,就容易發生血管阻塞,造成部分器官血液供需不平衡及心肌梗塞等。相對的,血管收縮會讓血壓驟然升高、心臟的血流受到阻礙,導致心臟要更用力搏動,來通過阻力增加的血管;如此一來在原本動脈硬化或流體力學上受力較大之處,就容易因過強的收縮力而發生血管壁剝離甚或破裂。 -
趙舜輕忽三高問題 併發慢性腎病悔不當初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50國民健康署副署長游麗惠指出,高血壓、糖尿病及高血脂等三高,不僅造成慢性腎臟病的原因之一,也是慢性腎臟病的併發症。罹患高血壓、糖尿病的民眾應依照醫師處方正確用藥,妥善治療,才不會因為長期三高問題傷害腎臟健康,走上洗腎之路。 -
國人10大死因 半數與高血壓相關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1881臺大醫院心臟內科主任暨中華民國防高血壓協會會長曾春典醫師表示,中老年人常見的心臟疾病包括高血壓 心臟病、冠狀動脈心臟病、冠心病、心臟衰竭、心律不整、心肌梗塞等。心臟是高血壓最常破壞的器官,一旦高血壓未經適當治療,大多會演變成「高血壓性心臟病」,並導致冠狀動脈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