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血液流通
-
CKM症候群是什麼? 醫揭心、腎、代謝健康環環相扣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709近年來,醫學界提出了一個新的概念- 「CKM症候群」。所謂CKM症候群,即心血管 - 腎 - 代謝症候群(Cardiovascular - Kidney - Metabolic Syndrome),它包含了4個相互關聯的醫療問題,分別是心血管疾病、腎臟疾病、第2型糖尿病和肥胖。「CKM」3個字母分別代表心血管、腎臟和代謝。其中,肥胖和第2型糖尿病屬於代謝性疾病。這4種病症相互影響,往往會同時出現在一個人身上。 -
低溫來襲手腳冷吱吱!小心是腦中風警訊 醫曝危險因子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5863還有2位民眾分別是40歲和60多歲,罹患耳中風,導致聽力下降,經建議服用循利寧,幫助神經修復、末梢循環暢通,也對聽力改善有幫助。除此之外,游純宜藥師呼籲,若有中風家族病史應特別留意,她分享曾遇過1位20多歲年輕人收縮壓一量超過190mmHg以上,因為沒感覺而不自知,經過衛教宣導可能是引發中風的不定時炸彈,才有所警覺。 -
急凍降溫小心腦中風找上你! 簡單1動作評估中風危機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4821寒流一波接一波,清晨尤其寒冷,容易引起血管收縮,血壓也跟著起伏不定,加上低溫使血液黏稠度變高恐形成血栓,進而增加腦中風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腦中風是國人10大死因之一,近年來更有年輕化趨勢,千萬不可輕忽。 -
氣溫驟降易誘發腦中風! 醫盤點危險因子強調預防關鍵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4056冬天低溫加上室內外溫差大,容易造成血管收縮、血壓波動,增加急性中風風險!醫師提醒,曾中風的患者千萬別擅自停藥,務必規律服藥,才能有效預防二次中風。 -
靜脈曲張讓你小腿皮膚癢? 專家提醒好發族群預防保養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646許多人對靜脈曲張的印象,往往停留在腿部浮現的蜘蛛網狀血管,或是明顯突出的「青筋」,因此容易輕忽它的嚴重性。然而,當腿部壓力過大,靜脈血液回流不順暢時,靜脈血管就會逐漸擴張、變形,甚至埋下更危險的隱憂。像是「經濟艙症候群」即是因為在飛行途中久坐不動,加上下肢血液循環不良,可能會形成血栓,甚至引發肺栓塞的致命風險。 -
秋冬好發腦中風!暫時性腦缺血是警訊 日常保養要落實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4757秋冬季節早晚溫差大,是腦中風的好發季節。氣溫驟變容易導致血管收縮、血壓波動,尤其老年人更容易因此提高急性腦中風的風險。日常生活中,除了穩定控制三高之外,促進血液循環也是降低腦中風風險的重要關鍵。 -
講座報名/遠離重聽、耳鳴沒煩惱 耳鼻喉專家親臨指導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3953關於耳鼻喉等常見疾病,如何聰明預防?李宏信醫師受財團法人臺北醫學大學校友會教育基金會、綠杏文化事業基金會、中華民國防高血壓協會的邀請,將於4月20日星期六下午,為現場民眾講解「常見耳鼻喉科疾病保健指南」。 -
戴助聽器可補強聽覺不足 想改善聽力應從根本問題解決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5570隨著年紀增長,身體各器官功能會慢慢衰退,聽力也會逐漸退化,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表示,耳朵的內耳結構掌管了聽覺和平衡,耳鳴、重聽、眩暈都是內耳的問題,其中聽力是耳朵最重要的功能之一,有人因老化漸漸聽不到,也有人是耳鳴愈來愈大聲,導致聽力逐漸減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