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血液透析
-
男子腎病未按時服藥 惡化成尿毒症伴肺水腫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2474一名60多歲黃先生,有高血壓、糖尿病、慢性腎臟病,因未按時服藥,加上不忌口,血糖控制一直不太理想。在某次感冒發燒後,因愈來愈喘、食慾愈來愈差而求診。檢查發現,腎功能已惡化成尿毒症,同時有貧血、肺水腫等情形, 洗腎(透析治療)已無法避免。 -
復興空難劫後重生 劉醫師重披白袍造福人群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2672「這條命真是撿回來的!」劉先生說,飛機墜機,自己死裡逃生,墜機後被困在淹水的機艙內,很幸運地被救難隊救出來。被送至醫院時,主動脈破裂大出血,經緊急手術救回。在轉進加護病房後,又罹患嚴重肺炎,險些喪命,最後又奇蹟似地被救活。在鬼門關前走了好幾遭,宛如奇蹟。 -
耐心陪伴跨越洗腎障礙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2289賴醫師指出,門診中約有四至五成病患有糖尿病,國外文獻及門診經驗都可看出,糖尿病隨著時間進展,容易引發其他病變,明顯且容易察覺的是視網膜病變,這時腎臟功能可能已經有問題,多數患者因為沒感覺到痛苦而忽略。
-
正向積極的態度 適時進入透析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2505新北市立聯合醫院板橋院區透析中心主任陳世豐醫師表示,門診幾乎每位腎友得知自己要洗腎的當下,心理都受到重大打擊,又聽到街坊親友對於洗腎一些似是而非的謠傳,心生恐懼而抗拒洗腎。 -
保腎卻傷肝 3成洗腎病人血液透析染C肝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1973台灣肝病醫療策進會舉辦更名記者會,理事長高嘉宏教授同時發表一項耗時5年、針對洗腎病患所做的C型肝炎臨床研究,在探討傳統長效型干擾素單一治療,以及長效型干擾素合併低劑量口服雷巴威林治療的相關治癒率比較時,獲得前所未有的重大發現。
-
破除洗腎迷思 病友也能活出亮麗人生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2033洗腎的方式分為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兩種。血液透析須在患者身上的動靜脈廔管扎入兩根針,一根將血液抽出體外,經機器淨化,再從另一根導回體內。每周做三次,每次時間約4至5小時,必須在醫療機構進行;腹膜透析則是在患者腹腔植入一條人工導管,透析液由此進入體內,利用腔內腹膜,透析出新陳代謝產生的廢物和多餘水分,再引流出體外。腹膜透析需要每天進行,患者經訓練後,可自行在家處理。 -
居家腹膜透析 腎臟病友趴趴走不是夢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2534根據健保署最新公佈數據,台灣洗腎患者已突破7萬人大關,洗腎盛行率達世界第一!目前罹患末期腎臟疾病的患者中,約有90%的病患需接受每週3次的血液透析治療,其他約9%病患則採取居家腹膜透析治療。 -
天冷貪杯當心甲醇中毒 嚴重恐致中樞神經病變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286三軍總醫院急診部主治醫師廖見峰指出,一般飲用的酒精為「乙醇」,適量的酒精濃度可以讓全身血管擴張,使人身體暖和及心情愉悅的效果。但假酒與酒精膏不是「乙醇」,而是「甲醇」,對人體具有強烈毒性,飲用會造成甲醇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