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血液透析
-
廔管阻塞洗腎卡關 未立即疏通恐釀腎衰竭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494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任、台灣血管通路健康協會理事劉殷佐說明,血液透析使用的動靜脈廔管(俗稱廔管)對腎友們相當重要,若沒有順暢的通路,便無法順利完成治療,會造成毒素長期累積在體內,出現急性腎衰竭狀況,影響生命安全,所以也被稱為腎友「生命線」。 -
夏天消暑解熱吃西瓜 「腎」防肺水腫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931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腹膜透析主任林軒任表示,65歲的林媽媽患有糖尿病及高血壓,每周固定接受血液透析(洗腎)治療3天,日前洗腎時,卻發現體重比平常多5公斤,一問之下,得知林媽媽最近因狂吃西瓜,導致全身水腫及體重異常飆升,提醒她應節制飲食,但患者回家後仍照吃不誤,果然就因突然喘不過氣緊急送醫,診斷為肺水腫,血氧濃度低至90%以下,接受洗腎後才穩定病情,也嚇得婦人不敢再恣意妄為。 -
細胞治療技術開放 給腎病患者一線生機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4518衛生福利部日前開放6項細胞治療技術,讓標準治療無效的癌症病人與癌末病患擁有一線生機,事實上,細胞治療可用於許多疾病,雙和醫院有1項有關慢性腎臟病第1及第2期細胞治療臨床試驗,就可能讓眾多腎疾患者免除洗腎厄運。 -
8月迄今熱傷害急診暴增 騎單車也可能中標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310衛福部疾管署「即時疫情監測及預警系統」通報就醫資料,8月迄今,熱傷害掛急診個案暴增,所謂熱傷害可分為熱痙攣(Heat cramp)、熱衰竭(Heat exhaustion)及熱中暑(Heat stroke)。
-
門診植入腹膜透析導管 洗腎患者新選擇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742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腹膜透析主任林軒任表示,洗腎患者只能選擇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前者必須每周三次、花費12小時至醫院洗腎,後者則在家裡操作,晚上睡覺前將導管接上機器,機器於睡眠時即可自行更換透析液,早晨起床後移除導管接口。 -
越籍女來台工作6年 疲勞就醫竟確診為腎衰竭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1裴氏鸞來台工作6年,每年身體健康檢查結果皆為正常,但在2016年4月身體突然感到異常疲憊,原以為是自己缺乏運動,身體不夠強健,於是開始透過跑步健身,未料卻越跑越累,裴氏鸞驚覺身體可能有狀況後轉赴醫院就診,結果被診斷為腎衰竭。裴氏鸞原本打定主意洗腎,不想接受父親捐腎的提議,但在家人不斷勸說下,且詢問醫師確認父親健康不會有大礙後,裴氏鸞才決定接受父親移植一顆腎臟。北醫附設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洪進昇及其團隊也不負所望,成功完成移植手術。 -
洗腎廔管感染破裂 七旬老翁險喪命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3863台北慈濟醫院心臟外科醫師宋鎮宇表示,須裝置洗腎廔管的患者,包括腎衰竭、慢性腎衰竭或是急性腎衰竭,需要長期接受血液透析治療(洗腎)者。洗腎廔管對於洗腎病友來說等同於維繫生命的重要關鍵,若疏忽了洗腎廔管的衛生及保養,可能引發嚴重的廔管感染或破裂危機,洗腎廔管通路的功能會影響透析的品質及效果,所以必須維護它的安全與衛生。 -
多發性骨髓瘤 老人殺手症狀百變
癌症新知 / 癌症百科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