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血管性失智症
-
空汙恐致慢性發炎 引起全身多種疾病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1098萬芳醫院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廖文嘉解釋,許多人都以為空汙只會對人的肺部產生影響,事實上空汙危及身體健康的層面相當廣泛,由於這些空氣汙染物質的孔徑非常微小,隨著呼吸進入肺部後,先是容易使肺部發炎,當體內這些發炎因子隨著血液運送到身體各處,便可能演變成血管、全身系統性的發炎。而這些發炎的症狀可能導致身體各處血管硬化,是許多疾病的前身,像是心肌梗塞(心血管硬化)、中風(腦血管硬化)、腎臟衰竭(腎臟血管硬化)等,甚至還會刺激自主神經系統,造成心律不整,因此空汙對整體健康的危害不容小覷。
-
全球每3秒1人失智 國健署傳授健康5招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3559失智症大致分為神經退化性及血管性二類,神經退化性失智症以阿茲海默症最常見;另因腦中風或慢性腦血管病變,造成腦部血液循環不良,導致腦細胞死亡,造成智力減退的血管性失智症,是失智症的第二大原因,因此,預防心血管疾病可以降低罹患失智症的風險。國健署署長王英偉提醒民眾,預防失智可以從健康生活做起。 -
糖尿病影響認知功能 胰島素異常恐導致失智症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2400糖尿病與胰島素有關,因此會發展成許多循環系統和心臟方面的疾病,但最近的研究顯示,胰島素異常會造成神經退化性的疾病,如阿茲海默氏症、帕金森氏症、杭丁頓氏症;而阿茲海默氏失智症,目前也被認知為第三型糖尿病。此外,健康的人和阿茲海默症患者相比,健康者的胰島素平均含量高了4倍,同時胰島素受體也高了10倍,都能顯示出大腦的胰島素和阿茲海默症有關。 -
心房顫動恐中風及失智 謹記「二避一要」原則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2168心房顫動是最常見的心律不整。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瓣膜等疾病,是造成心房顫動的危險因子,好發於男性且發生率隨年紀上升,65歲以上約有5%。此外,也可能會造成隱形中風——臨床無症狀之腦中風,值得注意的是,這是待中風病灶累積後才會出現症狀,更不能輕忽。 -
吃對5種健腦營養素 讓你的大腦重返年輕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978魚類含有的EPA(二十碳五烯酸)與DHA(二十二碳六烯酸)是對預防失智症有效的食材。攝取DHA可以期待活化腦部神經細胞,得到提高記憶力與判斷力、預防失智症等效果。另一方面,攝取EPA則能夠幫助清潔血液,令血管舒張,促進血液循環,達到預防生活習慣病的效果,進而間接性地預防失智症。 -
頸動脈狹窄 小心未中風先失智!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2830台北榮總腦血管團隊建議下,他接受頸動脈的支架擴張置放術,合併積極藥物治療,如今頭暈顯著改善,認知功能測驗結果顯示,短期記憶力與視覺空間表現力已有部分進步。 -
中醫預防失智症 針灸輔助藥引成果佳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2628根據資料顯示,台灣目前罹患失智症的人口數約為18萬人,其中65歲以上約有12萬人,而且每年以超過1萬人的速度增加中。京城中醫診所主治醫師邱仲卿表示,失智症除了常聽見的阿茲海默症所引起,其實台灣還有相當多人是因腦中風、腦血管性疾病與高血壓等因素所造成的「血管性失智症」。 -
七旬老翁疑妻不忠 竟是失智症狀作怪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1075所謂「失智症」,是指一個心智成熟的成年人,在老年發生」漸進性智能退化」,使得智能逐漸喪失,最後失去工作、社交和自我照顧的能力。目前國內人口老化快速,失智症人口比例也急速增加。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精神科詹仁輝醫師指出,常見的失智症,包括了阿茲海默氏失智症、血管性失智症、路易氏體失智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