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術後恢復
-
「胃腸道基質瘤」不是胃癌 兩者最大差別關鍵在這裡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3366胃腸道基質瘤並不是胃癌,胃癌病灶通常從黏膜開始生長,並呈現潰瘍;而基質瘤生長於黏膜下層,黏膜表面完整,因此沒有明顯症狀。胃腸道基質瘤一般是根據腫瘤大小與顯微鏡下的細胞特性來判斷惡性度,趁早期進行手術切除是最有效的方式,如晚期腫瘤已轉移,則需以標靶藥物控制。 -
宅在家裡愛愛很性福? 男友吵著要讓她感覺像酷刑
兩性關係 / 婦科診療室11191美人魚時尚婦產科郭安妮醫師表示,陳小姐青春期後,小陰唇偏厚、偏大,外觀有些怪怪的讓她有些自卑,與男友做愛時總習慣關燈。陳小姐自訴,前任男友陰莖較短小,做愛時,她還不太覺得疼痛,但現任男友尺寸驚人,讓她叫苦連天,以致於聽到男友開口說要時就頭皮發麻,感覺像是酷刑。 -
傳統全乳切除恐成少奶奶 微創手術乳癌患者接受度高
癌症新知 / 乳癌3730乳癌位居女性癌症排行榜之冠,據統計,台灣每年新增1萬5千多人乳癌個案,但在政府持續推動乳癌篩檢下改善成效顯著,乳癌原位癌比率逐漸升高,晚期確診患者明顯下降。 -
9旬老翁長期「嗯」不出來 原來4公分腫瘤阻塞腸道
癌症新知 / 腸癌4622方佳偉指出,網路上曾有「便秘10年必得腸癌!」一說,雖不是百分百準確,但不可諱言腸癌病人的確有極高比例曾飽受便秘之苦。九旬老翁使用軟便劑十多年,一直認為是年紀大導致腸道退化,檢查才發現原來是有顆4公分大的腫瘤阻塞腸道,才需要一直依賴軟便劑。 -
台灣之光! 全球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最高齡在振興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440主動脈瓣膜是心臟血液通往全身的大門。隨著人口老化,患有主動脈瓣膜狹窄的病人也隨之增加。老化所引起的主動脈瓣膜狹窄常發生在65 歲以上,根據統計超過65歲的人2%有主動脈瓣膜狹窄,超過85歲發生率更高達4%。老化兼硬化的主動脈瓣膜,像年久失修不靈活的門板,在心臟收縮期無法順利打開讓血液通過,造成輸送至全身循環的血量嚴重不足。 -
寶寶嘔吐腹脹送急診 發現3公分大水晶球釀成腸阻塞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2775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小兒外科黃元惠醫師說明,陳小弟弟在緊急手術後發現,導致腸子阻塞的原因,是因為小孩誤食花瓶裡作為裝飾使用的水晶球(亦稱水晶寶寶)。該小球進入人體吸水後脹大至3公分,卡在小腸中間導致陳小弟弟多日腸胃不適。手術取出腸道中的水晶球後,陳小弟弟術後恢復良好,5天後即可進食並出院回家療養。 -
產後尿失禁嚴重影響夫妻生活 微創手術告別漏尿危機
兩性關係 / 婦科診療室4009婦女尿失禁主要可分為急迫性尿失禁及應力性尿失禁2大類,耕莘醫院泌尿科廖俊厚主任說明,膀胱兼具儲存和排空尿液2大功能,急迫性尿失禁通常為膀胱在儲存期時有不自主收縮導致頻尿、急尿,常表現於來不及到廁所就尿出來等症狀;若儲存尿液時膀胱口關不緊,即為應力性尿失禁,多發生在用力咳嗽、跑步時會漏尿,與年紀增加、肥胖、產後密切相關。 -
男性排尿不順要當心 一旦確診攝護腺癌最怕性福不保
兩性關係 / 男人幫3898這名患者的主治醫師,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許富順醫師說明,近年來攝護腺癌已躍升為台灣男性癌症發生率第5位,罹患年齡也有下降的趨勢,成為熟男的健康威脅。攝護腺癌早期並無明顯徵兆,僅有尿急、頻尿或小便不順、滴尿和夜尿等與良性攝護腺肥大相類似的症狀,患者往往不自覺而延誤到擴散至骨骼轉移才有疼痛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