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衛福部國健署
-
停經後婦女少了賀爾蒙保護這疾病風險增 醫提預防之道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2249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郭志東表示,根據統計,55歲前罹患心臟病或冠狀動脈疾病的比例,男性是高於女性的。但是,55歲後男女比例差距變小,直到60到70歲以上出現交叉,女性的罹病風險超過男性。學者分析認為,這可能與女性荷爾蒙有關。 -
健檢該做哪些項目? 網友熱議8大健檢項目都要定期做
健康養生 / 話題懶人包2275新冠疫情爆發後,民眾更加關注自身健康,希望面對疾病能提早發現治療或預防,因此定期安排健康檢查是相當重要的。隨著疫情趨緩,大家開始樂意前往醫院做健檢,但健檢的項目包山包海,除了衛福部國健署補助的健檢以外,還有各式健檢:從基本的醫師問診,到精密的儀器檢查,每個項目都是針對不同的疾病做篩檢。究竟哪些項目是健檢時最多人選擇的? -
親密接觸要謹慎!男女預防HPV 醫曝1作為提升保護力
兩性關係 / 愛愛這檔事13746近年男性因HPV引發頭頸癌、口咽癌的人數快速竄升,男性發生率比女性高出近10倍。值得注意的是,不關乎性別,每個人終身感染HPV的機率高達8成,醫師提醒不論男女,都應及早接種HPV疫苗。 -
國內7對夫妻1對不孕 生殖醫學專家破除人工生殖3迷思
兩性關係 / 不孕症2521內政部戶政司在1月10日公布2022人口統計數據,2022年全年僅13萬8986名新生兒出生,創下歷史新低。然這裡面也許有不少人期待生育,卻遲遲沒懷孕。 -
冷氣團南下採買年貨注意保暖 春節零食選購重點1次看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2365農曆春節將至,根據中央氣象局氣象預報資料顯示,預計週二至週三(1月17日至18日)各地氣溫明顯下降。這兩天受到大陸冷氣團影響,北部及東北部天氣偏冷,其他地區早晚偏冷。衛福部國健署長吳昭軍提醒民眾,外出採買年貨同時,也要密切注意氣溫變化,當氣溫驟降或溫差過大時,易引發血管收縮,對於三高的病人包括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患者易造成血壓突然升高,容易增加心臟病及中風的風險。 -
疫情趨緩大腸癌篩檢量增12.4% 男性篩檢人數較女性少
癌症新知 / 腸癌2304大腸癌發生人數已連續15年位居第1位,依據衛福部國健署109年癌症登記最新資料顯示,大腸癌新診斷個案有1萬6,829人,等同於每31分14秒就有1人被診斷為大腸癌,發生年齡中位數為67歲,相較108年延後了1歲。根據癌症篩檢資料庫資料顯示,近期因疫情稍緩,111年大腸癌篩檢量較110年增加13.3萬人(增加12.4%),但仍未恢復疫情前,也就是108年的篩檢量;其中,111年男性篩檢人數49.2萬人,女性70.1萬人,男性篩檢人數相較女性少。 -
台灣腎臟患者未來將破3百萬人 專家點名4大族群要注意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2264台灣腎臟醫學會理事長吳麥斯表示,人口老化,慢性腎病患者愈來愈多,健保負擔日益沉重,研究顯示,到了2027年,台灣腎病人口恐逼近300萬大關,如何預防早期腎病,成為公衛界、醫界及政府努力的重點。 -
高血壓最新標準! 醫曝:防治從「治療」趨向「預防」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6018高血壓的危險族群注意!台灣高血壓醫學會與中華民國心臟病學會在2022年5月,將高血壓的標準從140/90mmHg下修至130/80mmHg,血壓控制在130mmHg以下,預估可降低約26%至30%的心血管疾病風險。目前衛福部國健署有針對40歲以上民眾進行公費的成人健康檢查,其中就有包含血壓及慢性代謝疾病的檢查,每3年可免費檢查1次,根據檢查結果找出疾病或代謝問題,建議民眾不妨多加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