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衝動
-
失智風險可預測? 研究:與青春期人格有關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392美國紐約羅徹斯特大學精神病學副教授Benjamin Chapman指出,在將這些研究對象50年前的性格特徵,與當前的病歷進行對比之後發現,在青少年階段時,有著平靜、穩定且成熟的人格特徵的人,罹患失智症的風險明顯降低。所謂的平靜是表示為沒有壓力,而且朝氣蓬勃、精力充沛,還有個性成熟、負責、可靠和認真。 -
太常打手槍會禿頭、陰莖短小? 醫師破解自慰迷思
兩性關係 / 男人幫29776天主教輔仁大學附設醫院泌尿科醫師張孟霖指出,男性自慰,除了舒壓、滿足性需求,還可能提高受孕機率,張孟霖說明,雄性動物自慰具有「優化精子」作用,診間就有不少不孕男性,檢查發現精蟲數量足夠,只是活動力嚴重不足,如果透過自慰增加排空頻率,或許可改善精蟲活動力。 -
與憂鬱症不同 失智症患者45%情感淡漠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704根據1篇2019年7月發表於《神經科學》的研究指出,情感淡漠是失智症最常見的症狀,有45%的失智症患者出現此情形,比記憶流失的影響更大,不過,在研究和照顧上卻經常被忽略。 -
8成自殺者有憂鬱症 陪伴憂鬱親友度過難關請這樣做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2905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身心醫學科醫師周伯翰表示,導致自殺的原因很多,除了憂鬱症之外,久病纏身、年紀老大、個性衝動、物質濫用等都會增加自殺的危險性。周伯翰發現,在新竹地區「工作過勞」也是常見導致自殺的危險因子,年薪1、2百萬的竹科工程師,是人人稱羨的人生勝利組,但他卻飽受煎熬,365天24小時都需待命,手機不離身,日前就因為工作過勞、出現憂鬱情緒,而有輕生念頭。 -
中研院發現過敏、貧血與飲食不當 恐增罹患過動症風險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2804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潘文涵特聘研究員指出,過動症的正式名稱為注意力缺陷過動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簡稱過動症),為兒童常見的神經生理疾病,在台灣盛行率達5%至7%,致病原因多重且不明。醫學界對ADHD的研究報告很多,主要已知的危險因子包括神經傳導物質分泌異常、遺傳及腦傷等,以致出現神經精神癥候,症狀包括:過動、衝動與不專心等3大核心。 -
我們只有1個地球 用狀況題引導孩子提高環保意識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2842「我們只有1個地球」的標語儼然耳熟能詳,雖然環境保護的意識,在有心人力的推動下,至今已提升不少,但我們所做的事,真的是在愛地球嗎? -
「味道」是擇偶關鍵? 原來香氣會挑起性衝動荷爾蒙
兩性關係 / 愛愛這檔事6521山田雅子指出,嗅覺是決定初次印象的關鍵因素,第1次與人約會更應慎重,徹底沐浴清潔身體,不出現任何異味。出席不同場合,應選擇適合香水,而男女選擇香味有著不同的準則。例如,男性可以選擇帶有苦甜香氣的龍涎香、或讓人感到沉穩的廣藿香,給人清爽、理性的味道,讓對方覺得你是可信賴的;女性則可以使用具有香甜氣氛的香草、或讓人有療癒感受的薰衣草做為香水的基調,散發出清新、柔和的香味。 -
高中生沉迷網路世界產幻覺 醫籲多注意孩子心理需求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3533台北慈濟醫院身心醫學科醫師許雅惠評估小均出現失眠、憂鬱、焦慮情況,除了給予藥物治療外,也轉介給心理師治療。治療過程中發現小均覺得自己長期被忽略,加上成績不佳導致低自尊,而選擇網路世界逃避現實。心理師透過認知行為治療,並聯合父母、學校老師,陪伴小均找到興趣與舒壓管道,1年後,今年即將升高一的小均終於順利脫離網路世界的禁錮。